刘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7 00:45:15
在中华美食的广袤天地里,桃源蒿子粑粑的千年传承,恰似一部活态的饮食文化史,其根系深植于长江流域的地理禀赋与人文土壤。
蒿子粑粑,这种古老而又新鲜的米食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鹿鸣》中便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吟咏。楚人认为艾蒿可以通灵驱邪,环形粑粑可以粘魂箍魄,便用粔籹即蒿子粑粑作为祭祀的食品,亦是楚国上巳节招魂的供品,诗祖屈原在《楚辞》中曾写过这一习俗。
清明时节,记者怀揣着对这份千年美味的好奇,踏入桃源,探寻其背后的故事,跟随技艺传承人,体验其复杂的制作过程。
责编:刘蓉
一审:刘蓉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