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4 17:44:2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4日讯(记者 蒋睿)前不久,当14岁的张轶涵操控着自主编程的无人机穿越障碍赛道时,他或许没想到,这个在校园科技节上崭露头角的设计,会在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中获得第一名。
在湘潭九华江声中学,这样的科技创新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这所创办仅两年的公办初中,以“科学教育一体化”为引擎,正悄然重塑着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
作为湘潭经开区与湘潭县教育局、江声实验学校联合创办的学校,九华江声中学自2022年8月31日创办开学,现有52个教学班,2747名学生,教师203名(含硕士研究生37名)。秉承“成就更美好的你”办学理念,构建以科学课程为核心、人工智能与无人机航模为特色的初中科学教育体系,通过“广度科普全面育人、深度科普启智增慧、多样科普因材施教”三大路径,系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理念的落地离不开专业团队的支撑。
九华江声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辉介绍,在科学教育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注重顶层设计,由校长领衔,健全管理机制,并配备了37名科学专任教师,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地理、计算机编程等多个学科。这些教师每年均参加馆校合作、项目化学习、实验创新等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在资源整合方面,九华江声中学与湖南科技大学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邀请多位知名教授和博士来校开展讲座,年均覆盖学生2000人次。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大学,开展主题研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习内驱力。此外,学校还与多所高校和中学共同探索科学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助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科学教育环境,九华江声中学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信息技术教室,以及人工智能、3D打印、STEAM专用教室等。同时,学校还建成了科技馆,每天面向学生开放,并培养学生讲解员团队,年均接待实践体验超2000人次。
九华江声中学还注重分层分类,开设了12类科学拓展课程,如人工智能、3D打印、STEAM、无人机航模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选择。同时,学校还通过赛事驱动的方式,年均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科技赛事20余项,并举办科技节等活动,鼓励学生“做中学、玩中思、悟中创”,促进他们的深层次科学体验和动手实践。
经过几年的努力,九华江声中学的科学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赛事中,学生们获得了大量奖项,其中不乏金牌、一等奖等殊荣。同时,学校也荣获了教育部第三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试点校、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多项荣誉。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九华江声中学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实力和水平。
刘辉表示,下一步,该校将继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推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领域课程开发,推进工信部科技人才培养项目。同时,学校将加强与高校的协同合作,作为湖南科技大学附属初中,进一步完善“科学+实践”课程体系。此外,学校还将以“海牛班”为试点,积极构建科学教育大中小一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整合科学家精神浸润、行业前沿认知、批判性思维培养等模块,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科技人才贡献力量。
责编:蒋睿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