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回望忆父亲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2 07:12:32

何佐贤

清明节又将临近,家山回望忆父亲,难以忘怀的是他为人师表,一生从教的点点滴滴。父亲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终生无悔,可以说活出了他的人生高度。

父亲师范毕业后从乡村小学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教中学的学校墨林公中学,其主实际上是当地一个较有规模的世族祠堂,白墙黛瓦、砖雕门罩,二进一院、颇显威望。我读小学时就有了随父亲住墨林公中学的经历。父亲在学校的宿舍并不大,一面墙都摆满书架,书架上的课本笔记,还有学生的作业本整整齐齐。父亲白天在讲台上课,晚上备课,我常常在深夜醒来,发现父亲还端坐在桌前笔耕不缀,煤油灯下透过来的背影是我对父亲爱岗敬业的最初印象。父亲是语文老师,兼上历史课。那时的学校课外阅读书籍不多,父亲总是想方设法找来一些书和学生们一起阅读,经常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学生们都喜欢听他的课,我因此也很早知道了“鲁迅”的名字。那时的学校只有油印机,而父亲刻一手好,印出的资料字迹隽秀、版面美观,学生们也特别喜欢。

父亲教书育人不知疲倦,为人师表备受尊敬我记得1977年恢复高考,墨林公那时还有高中年级,我父亲的班上还出了大学生,最远的后来还去了美国,并保持与父亲书信联系,还曾结伴来看望父亲。父亲的这些学生无形中心里树立榜样,激发起从小热爱学习,长大了才能去远方的想法。岁月荏苒,我再回到家乡见到许多的邻里乡亲,我听到最多的自我介绍是“我是你爸爸的学生!”。每当这时,我总会有一种教师之家的光荣与自豪。 的确,父亲对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记得每年新学期开学,父亲总会帮我包书皮,包得既严实又美观,使我爱不释手,拿到同学之间会有一种被人羡慕的感觉,父亲教会的就是爱学习要从爱护书本开始父亲一生爱书,生活上精打细算但喜欢买书藏书,不管什么时候搬家搬宿舍,别的都可以舍弃,但书架、书籍都丝毫不肯丢弃,需要一直跟着他。

父亲从事过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教学,最后从事教师培训,都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干出来的,他一心想的就是搞好教学工作,当好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而对自己在教学上的一些职称荣誉等却并不在意。也许上级领导发现了他的可赞之处,有一年还给予了父亲去华东杭州等地10多天游学的奖励,这是父亲在第一次去远门,感觉到他很开心。最重要的是八十年代初,经当时的县教育局局长亲自推荐,将父亲从基层中学调到了当时的县教师进修学校担任语文教研工作。这段时间父亲已年届五十,工作任务更重了,但更加兢兢业业,主要是去基层乡镇给老师们辅导教学,成为老师的老师。那时县区的交通不便,往往需要天未亮就从进修学校岀发,天黑才回当地住处。我那时已经在石笋的县一中上高中了,印象很深的有好几次,父亲在县一中附近的新市渡上完课,天黑步行几十里夜路,在我快下晚自习了到达县一中,之后还得走夜路返回新市渡准备他第二天的教学。

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从未懈怠。我后来到外地念书,每年寒暑假回家,见到父亲还是那样忙得不可开交。初到进修学校那几年,学校临时在靠近学生宿舍楼不远的一排平房中给父亲安排了两间屋子作宿舍,这里几乎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了课后最热闹的地方,常常临近用餐时间还挤满了学生。临近清明是特别怀念父亲的日子,点点滴难以言表,且吟一首回忆我敬爱的父亲

回忆父亲望家山,往事平凡点滴间。马帐生涯情愫重,黉宫供职次第攀。

庭闱耳濡慈雨润,兰桂目染刻梦堪。冷韵小篇难言表清风明月心关。

责编:戴蓉

一审:欧阳伶亚

二审:彭彭

三审:文凤雏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