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直青年分享第三期│热烈奔赴属于自己的“山海”,科创先锋的“硬核担当”与浪漫告白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8 22:05:02

这是发生在湖南某县的一起森林火情,我们仅用3秒便完成火源的智能精准识别与地理坐标锁定,系统1分钟就将预警信息同步至应急管理、林业等相关部门指挥平台,火情被完全控制仅仅用了半个小时。而传统人工巡查手段,往往需要数小时才能发现火情。这场快速救援的背后,正是省自然资源厅自主研发的铁塔哨兵系统发挥了超强威力。

328日上午,湖南省直和中央驻湘青年代表走进湖南大学,开展湘直青年分享第三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主题调研交流分享活动,林琼琼面对台下100多位青年,分享了自己的科技创新故事。

此次活动由中共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湖南省科技厅主办,共青团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共青团湖南省科技厅委员会承办,通过实地调研与座谈分享相结合的形式,激励青年人才勇担使命、攻坚克难。省直机关工委委员、省直工会主席黎池、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李征宇出席。

活动当天,虽然寒潮来袭导致气温骤降,但省直青年代表们参加活动的兴致却很高。活动第一阶段,大家前往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超算长沙中心调研。

在湖南大学整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老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在汽车轻量化材料、自主软件设计、智能制造装备、气浮轴承开发与应用、汽车安全测试技术及整车集成创新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实验室平台体系建设情况。从汽车造型设计的先锋探索,到车辆结构与性能优化的精妙之处;从车身制造与装备的先进工艺,到车辆安全与人体损伤防护的前沿研究,每一个领域都闪耀着科技工作者智慧的光芒与辛勤的汗水。尤其是那些设计新颖、性能超群的汽车模型,更是令人眼界大开,仿佛一扇扇窗,让参观者窥见了汽车科技无限可能的广阔天地。

作为湖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前沿的科技应用,被誉为“超级大脑”。与外面静谧的青山翠林相映衬,里面的超级算力正在一天24小时奔腾运行。每日的天气预报、智慧城市的运转、海量的大数据分析……让参观者领略了国家超算长沙中心的“超能力”及其在医学、气象、工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是得益于雄厚的算力基础,长沙近年来成功跻身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

活动第二阶段是座谈分享。分享会上,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李征宇在致辞中表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之所在,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先锋力量。热忱希望广大青年朋友在工作中高看科技创新一眼,厚爱科技创新一筹,多助力科技创新一把,汇聚起湖南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省作出更大贡献。省科技厅也将为大家创新、创业、创造提供有力支持、营造良好环境。

接下来,6位省直青年科创先锋结合工作实际和奋斗经历,讲述了科技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故事。

湖南广电芒果数智的雷萍和以他为代表的“山海青年们”,从去年开始,一直在研究如何让文物从冰冷的展柜走向用户的掌心。他带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山海》的分享,用三个小视频分享了打造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让文物从冰冷的展柜走进年轻人掌心的艰辛却浪漫的旅程。“我认为精卫填海的故事从来不是悲壮神话,而是属于每个执着者的现实寓言。山海虽远,行则将至。期待更多青年坚持热爱,热烈奔赴属于自己的‘山海’!”

“论文写得好,产品做不好。这背后的关键问题是——科研和产业之间有道‘鸿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谭亲讲述了如何和同事一起,让机器人在众多行业落地,在基板玻璃缺陷检测、汽车部件高速高精度检测、烟草烟丝品质参数在线检测等领域广泛运用,这些技术都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有的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有的填补了行业空白,有的达到行业领先。未来,希望和更多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合作,一起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更多的科技从“书架”走到“货架”

盾构机,作为隧道施工的核心利器,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效率、质量与安全。“在盾构机的研发上不断创新,使铁建重工引领隧道工程新时代。”铁建重工顾景洪在分享了和公司同事近年来研发江海号”“京华号等明星盾构机,并以强大的示范效应推动了国内盾构机行业的变革。众多国内同行纷纷借鉴铁建重工的创新模式,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研发。曾经依赖进口盾构机的局面逐渐改变,国内盾构机技术水平整体大幅提升,在性价比和定制化服务方面更具优势,有力推动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湖南深化科技赋能增进民生福祉,加快防灾减灾救灾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黑科技”不断走进寻常百姓家。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林琼琼在分享时讲述了如何通过AI赋能,让2.5万座通信铁塔集体“转行”、3秒锁定火源的“神奇哨兵”如何炼成的故事。给摄像头装上“空间定位芯片”,让40米高空的眼睛不仅能看穿森林火情,还能数清田里的稻穗。这个斩获全国特等奖的智能监测系统,正在把三湘大地的通信铁塔变成会呼吸的智能生命体。三年来,“铁塔哨兵”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应用范围从自然资源领域拓展到应急、水利、农业等十多个行业

癌细胞就像会易容的江洋大盗,他给免疫细胞戴上眼罩,这时候咱们的免疫系统就像我那辆老自行车——明明该加速追捕,刹车片却被死死锁住。”湖南省肿瘤医院张永昌博士和团队成员经过近10年的努力,聚焦肺癌临床及转化研究,在肺癌新分子分型发现,精准诊疗策略优化和逆转靶向耐药后策略制定三个维度实现了 “三个首次” ,发现了癌细胞的表面特征,找到了新靶点;阐明了癌细胞伪装的分子机制,发明了新药;构建了预测疗效的数学模型,提前半年预测耐药。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让他在攻破肺癌的道路上更有信心和冲劲。

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湖南省科学技术事务中心周海球和他的同事聚焦“4×4”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图谱编制研究工作,通过实地走访企业调研、专家咨询、文献检索等系列手段,系统绘制了我省22条重点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图谱不仅展示了全省各重点产业链现状图,而且对产业链重点环节当前亟须解决的重点技术难题、未来需要布局的重大前沿技术进行全面梳理标记。他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打破传统研究边界,让技术攻关更贴近产业真实需求,为我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系统布局提供了指南参考。

6位省直青年科创先锋分享后,省委党校团委书记陈雅超6位团干部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一主题畅所欲言,积极交流。大家在发言中指出,各行各业都在经历深刻变革,但不变的是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科技创新要结合中共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放在所处时代和单位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谋划,要结合自身工作的去思考;面对工作,青年要向“新”而行,突破桎梏,不断推陈出新;科技创新要能坐得稳“冷板凳”,能够戒掉浮躁心态、保持冷静的头脑,扎扎实实开展科学研究、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繁荣与进步

省直机关工委委员、省直工会主席黎池作了总结,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和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省直青年要始终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深刻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主动对接湖南4+4科创工程,聚焦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在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勇挑重担,以实干担当助力湖南抢占发展制高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责编:甄荣

一审:万璇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