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区窑湾街道:力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8 19:14:3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吴

雨湖区窑湾街道龙子巷社区地处雨湖老城区与繁华中心区域之间,面积达0.4平方公里,拥有居民2358户,共6499人。社区内少数民族居民涵盖土家、苗、侗、回、满等多个民族。近年来,窑湾街道积极探索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路径,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基层治理,打造安居互嵌“空间圈”。2022年以来,窑湾街道借助全区扁平化治理改革的契机,将少数民族群众管理纳入社区区块化治理范畴,构建起党建引领下的“1+N+1”扁平化治理体系,即每个区块配备1名治理员、N名协理员和1名监督员,形成快速采集诉求、处置问题的联动治理机制。结合“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构建集居住、养老、教育、健康、生活于一体的社区服务格局,进一步拉近各族群众生活与情感距离。

坚定文化自信,打造精神相依“文化圈”。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湖街一直是湘潭地区百货云集的繁华街巷,文人墨客、商贾往来频繁,各族群众聚居于此,凝聚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精神共识。该街道充分挖掘大湖街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托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以“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等融情交流活动,厚植团结沃土。

优化公共服务,打造共富共享“经济圈”。将“促就业”“稳就业”视为最大民生工程,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常态化为居民开展技能培训、发布就业信息、提供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等服务。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吸纳有劳动能力的少数民族居民就业,支持少数民族企业和门店招聘人才,实施用工企业和劳动力双向选择对接“菜单式”服务,实现各族员工互嵌式就业、高质量充分就业。

健全工作机制,打造高效舒适“社会圈”。依托社区党建服务平台,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工作机制,全力解决各族群众就业落户、就医就学、租房租赁等问题。同时,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建立“辖区事务一起议、活动内容一起定、发展成果一起享”工作机制,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社区建设。

深化宣传引导,打造情感相亲“心理圈”。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座谈报告、文艺展演、示范创建等,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播放宣传片、邀请专家授课。强化文明乡风培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邻里团结、互帮互助的行为准则,拉近各族群众心理距离。

责编:邓玉娇

一审:邓玉娇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