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8 13:27:1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荣玉
在长沙天心区白沙路119号的老旧小区里,总能看到一个身穿红马甲、臂戴红袖章的清瘦身影——70岁的凌捷,像一簇不熄的火苗,在社区街巷间传递温暖。
这位累计志愿服务6000小时的老人,用共产党员的初心和“红五老”志愿者的热忱,织就了一张基层治理的“温情网”,让天心阁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浸润着“追光者的刻度”。
“领头雁”的信仰之力:让党徽在楼栋间闪光
“组织交给我的任务,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2015年受上级党组织领导信任,凌捷接任天心阁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
2021年,面对自来水公司80余名退休党员组织关系移交的“硬骨头”,凌捷顶着三伏天的烈日,10天内跑遍所有老党员的家。腿脚不便的,她搬着小板凳坐在床边耐心解释;在外地居住的,她每天打十几通电话确认信息。最终,这支平均年龄65岁的队伍全部主动融入社区党组织,一位老党员感慨:“凌书记把党的温暖送到了我们心坎上。”
作为社区二支部书记,凌捷创新党员管理“三亮”机制——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她推动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银发宣讲团”,将党课从会议室搬到树荫下、楼道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她带着老同志们用长沙快板唱响《红色家书》,让理论宣讲“活”了起来。如今,这支曾被称作“银发支部”的队伍,已成为城南路街道基层党建的一面旗帜。
在凌捷同志的带领下,将原二支部的《党员精准帮扶一对一》特色主题项目提质升级,并提供院落“二室一厅”特色服务。打造了支部创新活动项目《院落聆听 邻里亲情守候》专项活动,全方面服务院落重疾党员、独居老人,受到了院落居民群众一致好评。
“排头兵”的为民情怀:把群众小事当自家大事
疫情防控期间,凌捷的“党员志愿者抗疫突击队”值守表上,自己的名字总是排在凌晨时段。2022年寒冬,她冒着大雨为隔离居民送菜,摔倒在结冰的路面上,却坚持拎着摔烂的菜篮重新采购。邻居们心疼地劝她休息,她摆摆手:“我是支部书记,这时候不顶上去,要党员做什么?”
居住供水院落1栋七十多岁高龄的邹淑华老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老公多年前去世,儿子一家远在深圳,邹娭毑在长沙无亲友,实属重病独居老人。在一次走访伴独的过程中,凌捷了解到邹娭毑特别孤独,为照顾好这位独居老人,她和其他志愿者一起陪邹娭毑在天心公园晨练,陪老人聊天谈心,给老人送生日寿面……通过多种方式的沟通和关爱,邹娭毑心情好多了。
八年来,她亲手为300多位老人送上生日面,却总忘记自己的生日。橱窗里密密麻麻的荣誉证书旁,摆着她最珍视的物件——一抽屉泛黄的民情日记,上面记录着谁家屋顶漏雨、哪户老人需要送医。
在社区治理中,她是出了名的“铁脚板+婆婆嘴”。面对顶楼违建纠纷,她连续7天上门调解,最终用“远亲不如近邻”的朴实话语化解积怨;发现独居老人抑郁自残,她每天送去热饭热菜,用陪伴打开心结;居民家漏水,她打着手电帮助居民测查漏水问题;装修施工造成楼下住户漏水,她化身“和事佬”进行邻里矛盾调解;夜间施工扰民时,70岁的她摸黑爬上18楼与工地协商……一件件,一桩桩居民眼中的“麻纱事”,凌捷总是耐心帮忙解决,“凌娭毑来了,事情就能解决!”这句居民的口头禅,是对她最好的褒奖。
“红五老”的薪火相传:让志愿精神生生不息
“年轻人忙事业,我们这些老同志更要守护好共同的家园。”凌捷牵头组建的“红五老”志愿服务队,如今已发展出多支特色分队。“廉花艺术团”用花鼓戏传唱清廉家风,“巡街六组”十年如一日守护社区平安,“义务导游团”在简牍博物馆讲述湖湘文化。
2023年夏天,她带领微宣讲团创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三句半》,被居民们称为“冒着烟火气的理论大餐”。
“老李,你看看这里的路灯不亮了,赶紧记下来,等会报告社区找人来修理一下……”她组建的“巡街六组”巡逻队,一年365天,无休轮班值勤,巡查在辖区街头巷尾。经常深入居民家中,向居民群众、街区游客以及辖区经营门面发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垃圾分类》《家庭消防安全》等宣传资料。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当班人员作好记录,如飞线充电、沿街区道路损坏等有安全隐患的情况,都会上报社区及时进行整改处理,也逐渐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活探头”。
“廉花艺术团”,经常活跃在辖区街区街巷学校舞台上,唱廉促廉倡廉。并在2019、2021、2022连续三年获得“长沙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光荣称号。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她始终相信“萤照夜行”的力量。在她的感染下,社区涌现出更多银发志愿者:82岁的王爷爷主动加入巡逻队,曾是医生的李阿姨开设健康讲堂……“凌姐就像一块磁铁,把大家的心聚在一起。”社区书记这样评价。
退休20余载,如今古稀之年的她,依旧活跃在群众的视野,那抹穿梭在街头巷尾的“志愿红”,也闪耀着烛照未来的光亮。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