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8 10:17:2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郭朵朵
陶澍,清朝嘉庆、道光时期的重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陶澍被视为湘军起源之一,深刻影响了左宗棠、胡林翼等湘军重要人物。他凭借卓越的识人用人之能,奠定湖湘人才崛起基础。这位从安化走出的名臣,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深情,他的《茱萸江竹枝词》更是生动描绘了安化的山水、民俗与生活百态。
陶澍墓,位于安化县小淹镇陶澍村,属于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料图
“山从马辔望壶头,山转随山挂复收。”从马背上眺望壶头山,山峦连绵起伏,峰回路转间,时而如悬挂眼前,时而又隐于远方,展现出安化山区独特的灵动之美。这一句诗,仿佛带我们踏上了一条蜿蜒的山路,马蹄声声,眼前的景色如诗如画,每一处山峦的转折都充满了惊喜。
“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箱。”谷雨时节,正是安化茶叶采摘的好时节。漫山遍野的茶树冒出嫩绿的新芽,茶农们忙碌地穿梭其中,采摘着鲜嫩的茶叶。“旗枪”指的是茶芽,它们尖尖的,如同旗帜和长枪。采摘下来的茶叶被带回家里,人们开始准备用传统的火坑烘焙茶叶,再打包装箱,运往各地。
芙蓉山。郭朵朵 摄
“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芙蓉山,位于安化仙溪镇,在清朝道光年间,此地茶叶采摘盛景就被陶澍写入诗中,反映出当时芙蓉山的茶叶产业兴旺。诗中描绘了芙蓉山顶上,一群女伴们趁着清晨的露水,采摘着品质上乘的茶叶,那带着露水的茶叶,散发着阵阵清香。
“买得鳊鱼长一尺,泊船先赛伏波侯。”渔民们在江上打鱼,收获了一尺长的鳊鱼后,便泊船靠岸,先去祭祀伏波侯。伏波侯,即东汉名将马援,在当地深受百姓敬仰,人们相信祭祀他能保佑渔业丰收、行船平安。这种祭祀传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岁月更迭,但陶澍笔下的安化,那些山水、茶园、民俗依旧存在。如今的安化,不仅保留了古老的韵味,还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现代化的茶园管理技术,也让茶叶的品质越来越好。站在芙蓉山顶,俯瞰着层层叠叠的茶园,想象着当年女伴们采茶的场景,仿佛能听到她们的欢声笑语。
陶澍用他的笔,为我们留下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走进安化,跟着古诗词,感受它的魅力,探寻那份深藏在岁月中的诗意。
责编:宋姗姗
一审:张佳伟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