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卿科军:从绘画出发·推动湖南美术的时代性语言建构——在“重置与建构·2025湖南当代绘画探索研究展”开幕式上的发言

  湖南文联   2025-03-28 09:32:05

从绘画出发·推动湖南美术的时代性语言建构——在“重置与建构·2025湖南当代绘画探索研究展”开幕式上的发言

文|卿科军(可钧)

走出以画种分区的思维定式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在喜画廊举办“重置与建构·2025湖南当代绘画探索研究展”的计划始于2024年。一定有朋友会问,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此次策划展览为什么没有用“综合材料绘画”来命名,而是举出“当代绘画”的概念呢?故借开幕式之机予以简要说明。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绘画是以画种分区作为学术探索与研究的前置条件。于是,在“画种”思维定式的引导下,认为“综合材料绘画”等同于国、油、版、壁等传统画种的概念。恰恰相反,综合材料绘画不是画种,或者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画种理念。因为,综合材料绘画的“综合”之意正是以消解画种之间的壁垒为方法论,使得画种与画种之间的能量能够得以汇聚,最终为推动中国绘画的时代性发展凝聚力量。此时的绘画自然步入了更为宏阔的视域和全新的发展路径,此为综合材料绘画至关重要的学术指向之一。因此,用“当代绘画”之名正是为了回应以画种分区的思维定式,同时也为了彰显综合材料绘画的学术初衷:以“开放”与“探索”为话语基础,进而推动中国美术的整体发展,而不是简单的从某一画种走出,又构建一个元画种。
展览的语义指向
以“多元”与“兼容”为重要语义特征的今天,中国绘画逐渐呈现出了以“去中心化”和“泛材料性”为美学旨征的艺术新格局。如此一来,实验性、观念性、当下性、开放性再加上其广阔的视域和全新的艺术观与方法论给原有相对封闭的艺术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是在上述时代语境下,湖南美术的时代性语言建构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基于此,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与喜画廊特策划举办“重置与建构·2025湖南当代绘画探索研究展”,展览围绕如下五个维度的语义指向展开:
(一)从“材料介入”出发,引导出以“泛材料性”为修辞的话语表现,从而进入了对某种材料独特经验和精神指向的深度挖掘,并由此凸显材料作为媒介异质性意义的在场;
(二)凸显以“演进”为实践路径的美学逻辑,进而为中国绘画的时代性语言建构提供重要方法论依据;
(三)在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格局下,使绘画语言的生发步入学科交叉互鉴的场域之中;
(四)以“去绘画”的艺术观念处理或推动绘画进入当代艺术表现新格局。在某种意义上说,“去绘画”是以“绘画性”为基础,进而步入循环往复“添加”与“去除”的艺术表现与逻辑思辨之中。此时的“添加”不是堆砌,“去除”也不是归零,而是以时代为镜指向新艺术观和艺术修辞的未知性显现;
(五)以“当代”之名指向对中国美术时代性新样态的思考与呈现,彰显绘画语言的场域性语汇特征,将其从单一、区隔、静态、平面的视觉形态推向多元、兼容、动态、立体的视觉新样态。
当代绘画以“绘画性”作为语义特征的同时,又将“绘画”放大拓展至以视觉艺术作为根本属性的宏大叙事之中,其以传统为基石,以时代语境为场域,以科技引领为先导的学术路径,通过艺术家的迁想妙得,最终将可视性物质升华为时代的精神所指与厚重的文化品格。当代绘画通过彰显鲜明的中国文化自觉,消解画种与画种、生活与艺术、东方与西方等诸多二元关联的边界,并由此迈入了更为宏阔的表现空间与人文路径,将“此在”生发为推进中国美术步入艺术表现新的精神境界,也必将为湖南美术的时代性话语建构带来新的可能。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