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纪录片《安化黑茶》:以茶为笔,绘就一幅黑茶画卷
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卫视、芒果TV出品,芒果伯璟、伯璟文化制作的四集纪录片《安化黑茶》,是一部融合了多种创作范式的典型之作。它从历史溯源、环境依托、工艺传承多个维度,全面且深入地勾勒出一幅关于安化黑茶的宏阔而精致的图景。在历史维度的呈现上,纪录片运用虚拟技术与实景拍摄相结合的手法,描绘 “茶马互市” 到 “茶引改革” 的历史,让黑茶在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角色得以凸显,这点值得肯定。它通过讲述马帮、茶农、商贾的故事,让历史变得生动。但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提升空间。例如,在讲述黑茶贸易时,仅聚焦于几个关键历史时期,对于不同朝代黑茶贸易政策的演变、与其他地区茶叶贸易的对比等方面挖掘不足,难以让观众构建起全面、系统的黑茶贸易历史框架。而且在历史事件与当下的联系探讨上,只是简单提及安化黑茶在历史上的国际贸易地位对现代贸易的启示,缺乏深入分析,未能充分发挥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意义。探秘环境部分,纪录片对安化 “八山半水半分田” 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了展示,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然而,在科学性方面存在欠缺。虽然列举了一些地理、气候数据,但对于这些数据如何具体作用于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形成的解释不够专业和深入。比如,对于冰碛岩土壤中矿物质成分与茶叶营养成分的关联,只是简单提及,没有详细的科学分析,这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茶叶种植科学的观众来说,略显遗憾。解析工艺环节是纪录片的一大亮点。纪录片详细呈现了黑茶从采摘到制成饮品的全流程,对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传统工艺步骤的拆解展示,让观众深入了解到黑茶制作的复杂性。千两茶纯手工制作工艺的展现,更是凸显了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在拍摄千两茶制作过程时,镜头聚焦在茶农们熟练的手上,他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道工序,从茶叶的筛选到最后的捆扎成型,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传承的力量。看到这些复杂的制作工序,才真正体会到一杯黑茶背后的匠心。当我们对比传统手工制作和现代机器生产在效率、产品质量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科技维度是该纪录片的创新之处,首次以超高清影像解析安化黑茶中的微生物密码,让黑曲霉、酵母菌、青霉等菌种以及 “冠突散囊菌”(金花)在黑茶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清晰呈现。这不仅为黑茶的健康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也让观众看到了传统黑茶与现代科学的结合。在展示微生物的活动时,超高清微距镜头下,那些微小的菌种仿佛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它们在茶叶中不断生长、代谢,这种神奇的景象让观众大开眼界。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