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东 湖南日报 2025-03-26 23:26:2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提了多年的春秋假,终于要来了?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有条件地区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这一政策导向引发广泛讨论,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湖南中小学是否会探索设置春秋假?目前情况如何?是否能落地?
涉及现实因素,多数中小学未实行
春秋假,指的是区别于传统的寒暑假,在春季和秋季所安排的特定假期。
梳理政策脉络可见,我国自2013年起已通过《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等文件多次提及春秋假制度。此次《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中小学春秋假明确纳入“保障休息休假权益”章节,与带薪年休假制度并列,凸显政策层面对优化休假结构的系统考量。
尽管国务院及教育部门早有政策铺垫,真正落地的学校仍然有限。记者了解到,湖南绝大多数中小学仍延续传统寒暑假模式。多所学校负责人坦言,学校虽有一定假期调整自主权,但涉及春秋假需统筹考量教学计划、家长配合度等多重因素,目前尚未纳入议事日程。
记者了解到,长沙市雨花区同升湖学校实施春秋假已有多年。在保持假期时间总长不变的情况下,该校小学、初中在五月设置春假,在十月设置秋假,避开法定节假日连休6天左右,让学生在最美好的季节走出校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放眼全国,目前大部分省市学校虽未将春秋假落在实处,但也已有地区先行探路。湖北利川市2025年将义务教育阶段春假与清明假期衔接形成5天连休,杭州部分城区更通过“春假+劳动节”调休实现9天长假。
可逐步探索,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
“当前挑战在于家长假期难以同步,需避免‘粗暴放假’导致学生沉迷电子产品或其他的安全隐患等。”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天顶校区)副校长王健宇表示,从教育本身出发,实行春秋假既可响应教育部政策、助力经济复苏,又能在淡季让学生轻松出行,真正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他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小范围内尝试“短假期+研学课程”的春秋综合社会实践课程模式,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平衡教学进度与户外实践,逐步探索适合中小学的可操作方案。
而在家长层面,春秋假制度的可行性引发了多重争议。部分家长认为,在现有教学节奏下增设春秋假,可能打乱孩子的学习连贯性,双职工家庭普遍面临“假期托管难”问题。初一学生家长杨女士表示支持,她说,传统寒暑假时间过长,如果能引进春秋假来进行调节,既能让孩子的学习更规律,还能实现错峰出行降低旅游成本。
“探索设立中小学春秋假,对扭转基础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倾向意义重大。”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此次鼓励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春秋假,旨在通过更灵活的假期安排,为学生腾出更多接触自然、参与社会实践的窗口。不过,放春秋假,不能简单一刀切,要因地制宜。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