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兰 陶露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17 19:24:2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马如兰 通讯员 陶露
3月4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1400多公里外,汨罗市新市街道通过“元福新潮”微党课平台开展系列活动,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街道及元福村实际谋划发展,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近年来,新市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依托“元福新潮”理论宣讲平台,邀请专家、乡友和党员干部用“家乡话”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热情。
500名党员群众,宣讲政策学精神
“元福新潮”平台学习“两会”精神话振兴系列领学活动由元福村寓外乡友、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研工作部部长江立云发起。
3月4日晚,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何俊主讲“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微党课。
3月5日,“两会”精神系列领学活动首场由天津交通职业学院老师靳婉莹领学。靳婉莹从“两会”新热点,发展新动向、全国两会谈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并提出创新是引擎、开放是路径,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今晚由我领学,大家有什么建议?话题只要与‘两会’相关都可以。”3月6日一早,江立云在群里发出“邀请帖”。乡友马刚建议:“如果议题更贴合湖南,尤其是汨罗的实际情况,效果会更好。”
当晚,主题最终确定为“学习‘两会’精神,写好湖湘教育大文章”。领学分享了两会中涉及教育的内容,并结合汨罗、新市以及元福村的实际提出强化家风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建议。
“讲座很精彩,十分接地气。关于孩子教育,我们老百姓确实需要改变理念,听完后了解到国家非常重视并建立了一些长效机制,期待这些政策逐步落地。”元福村党总支书记仇公平说。
本次领学活动不仅有寓外乡友解读关注热点、宣讲政策精神,还有街道、村干部进行学习心得分享。大家就两会报告中的百姓期盼与改革动向、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稳定农村人口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进行分享。话题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约500名党员群众在平台热烈交流互动。
乡友“智囊”聚力,整合资源谋振兴
为深入领悟全国“两会”精神,谋划乡村振兴,3月12日晚,“元福新潮”微党课平台邀请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旺,讲授“学习‘两会’要点,共谋乡村振兴”专题微党课。
张旺结合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两会”聚焦乡村振兴的热点话题,详细分析了三农政策亮点,并鼓励村民们积极关注政策动态,更新思想观念,注重学习新技能,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抓住政策红利,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张旺教授的讲解让我们明确了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对于元福新村的发展,我认为对外应当抓住政策红利,寻求资源的帮助,对内应提高街道、村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整合资源,以促进元福村健康有序发展。”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教授评价。
“新市街道,包括元福村在内有良好的文旅基础,倚靠的团螺山风景区以及元福特色的跑山鸡都是可以挖掘的文旅支点。汨罗是诗歌原乡,可在彩虹路旁设置诗词石刻,打造团螺山系列文旅项目。”新市街道团螺村村干部王晨西说。
113期微党课,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元福村由原元宵村与福兴村合并而成。为破解“合村不合心”难题,2018年初,该村集聚乡友等多方资源,创设“元福新潮”微信群,用乡音讲授微党课。2018年正月初四,第一堂“线上党课”开讲。
线上论道、线下创业,村民出题,专家解题。在微党课引领下,元福村党员群众激活创业热情成立合作社,发展油茶种植700亩、早稻育秧47亩、双季稻种植700亩,培育油菜、中草药、莲藕种植、跑山鸡、菜牛养殖、大米加工、农家乐经营等创业项目,激励村民创建上屋袁、樟树屋等“和美屋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2023年9月,“元福新潮”微党课百期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汨罗市委充分肯定“元福新潮”微党课的品牌价值,提出打造“元福新潮”升级版的新目标;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设立8个汨罗乡村工作站,集中在新市街道以及元福村落地。
截至目前,“元福新潮”微党课已累计授课113期,开展活动44次,邀请70余名寓外乡友、专家、企业家授课分享,内容涵盖政策解读、乡风文明、种植养殖、村级治理等众多领域,累计20000余人次参与。
“元福新潮”微党课已成为全国基层治理典型案例,元福村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真正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责编:吴天琦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