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高铁网络安全:筑牢数字时代的“钢铁长城”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17 10:04:12

作者:叶双荣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铁网络已成为现代铁路运输的核心支撑。从列车调度到票务管理,从信号控制到供电监测,高铁网络的稳定与安全直接关系到千万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运行。然而,高铁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也日益严峻,亟需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

高铁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高铁网络不仅是铁路运输的“神经系统”,更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仅“12306”APP一天的点击量就可达到亿万次,而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信号控制系统等更是高铁运行的核心保障。一旦高铁网络遭受攻击,可能导致列车运行失控、调度混乱,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勒索病毒和网络钓鱼攻击,已对铁路生产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高铁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

高铁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黑客攻击与数据泄露;高铁网络承载着大量敏感信息,包括乘客个人信息、列车运行数据等。一旦被黑客入侵,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甚至被用于恶意操控列车运行。 病毒传播与系统瘫痪:恶意软件可能通过“一机两网”等漏洞侵入铁路内网,导致设备运行异常或系统瘫痪,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物理设备的安全隐患:高铁网络依赖大量硬件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这些设备的安全防护不足可能成为攻击者的突破口。

高铁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

在技术防护上,通过加密通信、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等手段,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网络资源的可控性。例如,高铁供电安全监测系统(6C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接触网状态,有效预防了供电故障。 在制度保障上,铁路部门制定了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如“八严禁、十不准”防控措施,严禁“一机两网”等行为,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 在人员培训上,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演练和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例如,高铁司机需每10-20秒操作一次“活人按钮”,以确保驾驶过程中的专注度。

对高铁网络安全的思考

加强技术研发,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提升高铁网络的主动防御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高铁网络安全的法律责任,加大对网络攻击行为的惩处力度。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高铁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共同维护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稳定。

高铁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技术、制度和人员的多方协同。只有筑牢这道数字时代的“钢铁长城”,才能确保高铁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高铁网络贡献力量!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