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丨湘乡:一片被绿色浸染的土地,如何开启林业发展新纪元@湖南日报

颜石敦 盛柯 禹梦凡   湖南日报   2025-03-17 07:18:43

守护青山 点绿成金

——湘乡林长制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屏障

2025年3月17日湖南日报第7版观察头条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石敦 通讯员 盛 柯 禹梦凡

在湘中腹地,有一片被绿色浸染的土地,那就是荣膺湖南省森林城市称号的湘乡市。这里山川如画,林木葱茏,是大自然赐予的珍贵瑰宝。

然而,如何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让其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成为湘乡面临的一项重大使命。

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朝晖 摄

2021年,林长制的全面实施,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绿色的土地,开启了湘乡林业发展的新纪元。

湘乡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资源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国土绿化、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林长制工作成果斐然,荣获省级表彰奖励。

顶层设计怎么做?

齐抓共管、三级联动,建立“一长四员一警”网格化管护体系

林长制,即为每一片林子配备一群“守护者”,负责林区的保护、管理和发展。

林长制工作,关乎生态安全,关乎民生福祉,更关乎子孙后代的未来,顶层设计怎么做?

湘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精心研究部署推动林长制工作,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项措施都力求精准高效。

在组织架构上,建立市、乡、村三级林长体系,市级林长30人、乡级林长261人、村级林长333人,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市级林长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家”主要领导担任,为林长制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乡级林长由各乡镇(街道)的党政领导担任,他们身处一线,对林区的情况了如指掌,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村级林长由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担任,他们贴近群众,能够迅速了解并及时反馈林区的动态。

森林防火宣传。 丁建国 摄

在工作机制上,做实“一长四员一警”(林长+林业科技员+护林员+监管员+执法员+干警)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市划分为246个管护网格,每个网格都明确了“一长四员一警”的管护职责。林长有巡护的责任区,“四员”具体到人,建立工作台账,织就了一张完整的绿水青山保护网。

在制度建设上,出台《湘乡市林长制实施方案》《湘乡市林长制会议制度》《湘乡市林长制信息通报制度》等九项制度文件,明确林长的职责、工作任务、考核办法,确保林长制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同时,建立林长制信息管理系统,林长们通过这一系统能够实时掌握林区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湘乡林长制工作,从组织架构到工作机制、制度规范、信息化管理,都体现出了高度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与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级林长怎么干?

护林防火、防治病虫害、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探索“林长+”机制

1月20日,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乡市委书记、市林长赵新文深入育塅乡、翻江镇巡林,督导森林防灭火工作,他谆谆告诫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春节期间要坚决执行禁火令,杜绝森林火情火灾的发生。

春节期间,湘乡各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加强巡护,护林员调整工作时间,市林业局干部分片下乡督导巡查。

护林员清理林道。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林长制的成效在于实践。在湘乡大地,随处可见“一长四员一警”的身影。他们巡逻护林,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穿梭于密林深处,检查林木生长情况,防治病虫害;走进农户家中宣传林业政策,推广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

翻江镇建立“镇驻村林长+镇驻村干部+村级林长+党员组长”的林长制延伸网格体系,将全镇17个村(社区)划分为19个护林员网格,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

翻江镇党委副书记、副林长罗颖驻扎桃林村,带领村民修建防火隔离带,防治松材线虫病,流转土地种植油茶林。

翻江镇林业站干部、荷花桥村党总支书记、林长李文才走进网格,捣毁林区炭窑,制止乱砍滥伐、破坏林地等行为,铁面无私。

对湘乡市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主任、林长谭志勇来说,逢年过节如同过关。“游客激增,我们全员上阵,在各个路口严阵以待,劝阻游客携带火源进入公园。”

东台鹰嘴石 。文端中 摄

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335.8公顷,现有在职干部职工24人。在谭志勇的带领下,公园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实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广种乡土树种,提高观赏度;加强巡逻,严查野外违规用火,已10年无火警火灾发生;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

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护林员伍宪兵,坚持植树造林、巡逻护林,数十年如一日,风餐露宿,获评“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

2024年,湘乡市级林长、乡级林长分别巡林95次、1824次,246名护林员巡护总时长259748.58小时,总里程621704.18公里,全市140.1万余亩森林安然无恙。

点绿成金怎么点?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打造生态宜居宜业之地,发展生态旅游

在林长、护林员的精心呵护下,湘乡森林覆盖率提高至47.2%,森林质量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在守绿的同时,湘乡积极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努力实现点绿成金。

湘乡市林业局局长陈长根介绍,该市大力实施营造林工程以及油茶新造、低产林改造项目,重点打造了东台山、褒忠山乔木林修复示范项目,以及潭市、金薮等乡镇万亩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目前,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17万亩,年产茶油2600余吨,年总产值超过4亿元。

公略竹海。王林 摄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湘乡市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和线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春天的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郁郁葱葱,前来爬山运动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植物资源丰富,针阔混交观赏林色、香、美俱全,森林覆盖率高达96.87%,负氧离子平均含量达11000个/立方厘米。

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完成东台山、塔子山两大景区亮化项目建设,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公园周边的生态农庄、农家乐生意异常火爆,当地群众靠“旅游饭”日子越来越红火。

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资料图

夏天的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气候凉爽宜人,一片片常绿阔叶林掩映其间,一行行白鹭从枝头掠过。这里有植物802种、动物243种,年平均气温仅17.3℃。

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唤醒多少人的梦里田园,勾起多少人的美丽乡愁。2024年7月5日晚,醉美水府梦幻光影夜游节开幕,活动持续到8月底,给旅游爱好者和户外、水上运动爱好者以及音乐发烧友们,带来别有风味的“夜生活”体验。

褒忠山森林茂密,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百鸟啭鸣。褒忠山位于湘乡西边,海拔800余米,拥有水杉、黑壳楠、润楠、红桐等珍贵树种。这座“湘中第一山”博大浑厚、肃穆端庄,等待游客虔诚去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智言慧语】

湘乡林长制:织牢绿水青山保护网

湘乡市林业局局长 陈长根

林长制,这一创新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如同一张严密的保护网,通过明确各级林长的职责,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压实到每一环节,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坚不可摧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湘乡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林长制的实施无疑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湘乡市成立林长制工作委员会,并组建林长制事务中心,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全面覆盖的林长制组织体系。市、乡、村三级林长的设立,确保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到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护林员投放花绒寄甲,预防松材线虫。

林长制的核心在于压实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湘乡市通过明确各级林长职责,将责任层层落实,确保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各级林长定期巡查、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有效遏制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湘乡市在林长制的推动下,不仅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还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些绿色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也为湘乡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重要的是,这些绿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林长制的实施过程中,湘乡市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保护。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态保护能力和水平,为未来的生态保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责编:颜石敦

一审:邓玉娇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