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17:14:05
文/张恩林
读完《小巷有朝辉》这篇文章,我的眼睛湿润了好几次。那些朴实的文字里,藏着一位社区书记三十二年的光阴,也藏着一条小巷里最温暖的烟火人间。
一、微光成矩,巷陌深处的温情故事
朝辉书记的故事里,最打动我的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刚刚探视卧床16年的植物人,水还来不及喝一口,又驱车50多公里,去探访一位双目失明的高龄老人,晚上又回访一个在社区矫正的家庭;不厌其烦帮助帮教对象小罗解决一起打架斗殴事件;天心小区大部分屋顶漏水、外墙脱落,朝辉书记把问题反映上去,争取到“平改坡”和“洗脸打粉”的惠民项目,彻底解决了居民之忧。这些小事恰似墙角倔强的野草,用细碎绿意编织出整条街巷的春天。基层工作者的温度,正在于将政策文件上的铅字,化作老人碗中那口温热饭食。
文中有一张图片,朝辉书记在清晨暴雪中带队清理被大雪压断后倒在马路中间的树枝,为社区民众清理出道路,方便大家的出行,尽管脸和双手被冻得发紫,脸上却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其实在我们身边看不见的很多地方,真的有这样一些人,用自己的体温焐热着生活的寒冬。
二、恒守初心,三十二载的光阴重量
以前总觉得“伟大”需要惊天动地,可朝辉书记让我明白:把平凡的事坚持做下去,就是了不起的修行。“一定要下苦功夫,下大决心,踏踏实实把每件事做好。”三十二年来,她的爱全给了社区这个“家”,像小罗、黎阳、小陶的故事,只是其工作的一个缩影。“持之以恒,达之文明”的恒达精神在一件件实事里沉淀、发光。“0.32平方公里的恒达社区,73栋老旧住宅鳞次栉比,3165户居民生活其中”,“恒达社区服务阵地从0平方米,到30平方米、160平方米、816平方米,再到现在的1300多平方米;社区形象从脏乱差,一步步跃上了区级、市级、省级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这些数据不仅仅是勋章,更是岁月留下的茧子。而朝辉书记就像社区巷口那棵香樟树,春去秋来地站在那里,渐渐长成了人们心中的依靠。
最让我感动的是文中的一张图片,朝辉书记抽空照顾一位残疾老人,给她喂饭,但她却无暇顾及自己重病的妈妈。2019年国庆,朝辉书记临去北京出席国庆阅兵观礼的那晚,重病缠身的母亲,拖着沉重的身体,为女儿下了一碗肉丝鸡蛋面。国庆当天,站在观礼台上的朝辉书记,第一时间和母亲视频,大声呼喊着:“妈妈,妈妈!”朝辉书记眼里满是泪水,这是她对妈妈愧疚和思念的呼喊,回想这么多年来的春节,都是提前回家给爸妈拜年,又提前回社区值守,没有陪父母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她的心很愧疚、很痛。或许这就是基层工作者的宿命——他们把自己的生活掰碎了,化作星光洒在别人前行的路上。
三、星火燎原,照亮归途的凡人微光
读完这篇文章,放下手机,窗外的晚霞正染红楼下的大街小巷。我突然发现,清晨扫街的环卫工,社区医务工作者,夜晚流动的巡警……他们都是“朝辉书记”,原来我们身边从不缺少光,只是习惯了被照亮。
我们身边很多人曾抱怨岗位平凡、工作琐碎。但朝辉书记的故事让我们懂得:没有微不足道的工作,只有不愿沉淀的心。昨天我接待一位老上访户时,她的身体一直不好,我学着朝辉书记的样子多问了一句:“您今天来前吃药了吗?”老人眼眶突然红了——原来她自从老伴去世后独居多年,已经很久没人问过这句话。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把群众当亲人”的真正涵义。
小巷里的朝辉,照亮的何止是一条街道。他让我看见:真正的伟大,是明知生活琐碎却依然热爱,是看透世事艰难仍选择善良;真正的伟大,是凡人将生命楔入时代缝隙时迸发的光芒。这种力量就像巷子深处那盏路灯,或许不够璀璨,但足够让夜归人找到家的方向。愿我们都能成为别人的微光,哪怕只是照亮一步路,温暖一颗心。
责编:周洋
一审:张文杰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