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重庆|从内陆腹地到全球枢纽 探索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曹妤 刘润 冯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2025-03-09 18:06:25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曹妤 刘润 冯珊

不靠海、不沿边的重庆,却以“枢纽”之名站上国际舞台。

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154.2亿元,实现正增长;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5个港口,运输货物种类从最初的50种激增至1160余种,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欧洲乃至全球的重要物流纽带。

重庆正以敢为人先的开放之姿,在山水间铺展开放画卷,让世界在此交汇。

通道带物流布局内陆枢纽地位

初春,陆海新通道无水港忙碌有序,标有“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的集装箱整齐码放,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在这里完成集结。

陆海新通道无水港忙碌有序,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在这里完成集结。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润 摄

不远处,团结村中心站铁轨纵横交错,卡车有序通行、龙门吊起落不停、一列列国际班列缓缓驶出站台……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重庆构建起“东南西北”四向国际物流通道。

向西,中欧班列一路驰骋,直达欧洲,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大动脉;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紧密衔接,通达东盟,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搭建起便捷桥梁;向北,渝满俄班列横跨大陆,抵达俄罗斯,拓展了与北方邻国的贸易版图;向东,渝甬班列连通宁波港,借港出海,融入全球海运网络。

随着通道的不断完善,物流效率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至东盟的物流周期从30天大幅压缩至18天,运输成本下降了50%,大大增强了重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日前,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冻库正式开仓运营,冻库建设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库容量超万余吨。

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在陆海新通道无水港完成集结。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润 摄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首个内陆无水港冻库,它是助推通道进一步深化集散分拨中心建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升级的重要举措。”陆海新通道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场站经营部高级主管郑元兵表示。

“2025年,重庆计划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实现枢纽通道联运量增长20%,陆海新通道外贸货值增长15%,持续推动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物流带经贸激活开放型经济

2月6日,一列满载281辆“重庆造”汽车的JSQ型专列从重庆鱼嘴站驶出,这是进入蛇年以来,鱼嘴站发出的第15列“重庆造”整车专列,“渝车出海”迎来蛇年开门红。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渝车出海”的有力见证者。

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汽车出口量达到47.7万辆,同比增长29.6%,货值43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成为重庆外贸进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陆海新通道动力锂电池全国铁路试运首发。资料图

随着通道和物流的不断发展,重庆的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东盟作为重庆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重庆全年与之进出口额1177.9亿元,增长13.8%。同时,重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3263.8亿元,增长0.8%。

依托陆海新通道,柬埔寨大米、泰国香水椰等东盟商品源源不断涌入重庆,丰富了市民的餐桌;同时,重庆火锅底料、涪陵榨菜等特色产品也热销海外。

西部陆海新通道就像一条活力纽带,串联起国内外市场,让“重庆造”产品走向世界,也让全球好物汇聚山城。

陆海新通道无水港。资料图

经贸带产业锻造全球竞争力

在重庆的开放型经济格局中,农产品出口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近年来,重庆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不断完善的物流通道,推动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陆海新通道中老泰马跨境铁路班列双向发车。资料图

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农产品出口实现“破土萌芽”,出口种类从2021年的寥寥几种,增加到如今包括柑橘、香菇、土豆、腊肉等20多种。2025年初,重庆农产品出口更是迎来“开门红”,奉节脐橙、巫山恋橙等柑橘品牌接连拿下出口订单,出口目的地涵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多个国家。

这是一条物流大通道,更是一条具有澎湃动能的国际经济走廊。沿着这条新通道,更多要素资源有效流动,带动更多新产业拔节生长。

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为例,该园区已全域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枢纽港产业园融合发展区,成为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园区内汇聚了近万家高端制造、先进材料和现代物流企业,形成了集物流、贸易、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群。

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润 摄

2025年市委“新春第一会”强调,要推动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为重庆的开放型经济注入了更强的动力。

“未来,重庆将加快形成集全市之力打造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良好局面,全年实现新签约开工产业项目100个以上,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项目。”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李颜表示。

从“通道枢纽”到“产业高地”,重庆的开放逻辑清晰可见:以物流降本增效撬动经贸规模扩张,以经贸繁荣反哺产业升级。

2025年,这座内陆城市正以“陆海联动、四向融通”的姿态,向世界证明,地理边界并非发展的天花板,而是创新的起跑线。

贵州日报链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重庆|从内陆腹地到全球枢纽 探索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责编:黄馨怡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