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03 15:17:48
文|龙泽巨
2024年夏初,我对湖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一级演员杨霞作了一次访谈,请她畅述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舞蹈艺术作品创优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她愉快地接受了访谈。
湖南原创舞蹈艺术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笔者: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0年湖南省舞蹈家协会以及市、县舞蹈家协会成立后,我省舞蹈艺术作品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专业舞蹈创作成绩斐然,群众舞蹈创作硕果累累,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杨霞: 1978年至2023年,我省有338部舞蹈作品,获评省级以上奖项520多项,在国内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湖南省歌舞剧院原创的民族舞剧《边城》,1996年荣获文化部第六届文华奖及文华编剧奖、编导奖、表演奖,1997年荣获第五届中国戏剧节获曹禺优秀剧目奖;大型舞剧《古汉伊人》,2003年参加第三届全国舞剧观摩演出荣获演出大奖;舞蹈诗剧《天山芙蓉》,2010年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民族舞剧《热血当歌》,2023年荣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舞蹈家协会颁发的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实现了湖南省70年来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零的突破。
各市州歌舞院团和高校舞蹈院系的作品创优也可圈可点。仅在2012-2022年,各市州歌舞剧院创作的10个作品荣获文国家部委奖,19个作品荣获省级部委厅奖。拥有舞蹈院系的高等学校也争先恐后地创作优秀作品,获评不少国家部委奖、省级部委厅奖。
用社会生活的宝藏构建作品的筋骨血肉
笔者:湖南舞蹈界创作了如此多的优秀作品,凝聚了许多宝贵的创作经验,能否请您分享一下?
杨霞:创作表演优秀的舞蹈作品,编创表演团队首先就要深入社会生活,到社会生活中挖掘优质素材,了解、感受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
任何舞台艺术创作的源泉都是社会生活。不以生活作基础,谁也创作不出受观众喜爱的优秀舞蹈作品。
我讲三个故事吧。1994年湖南省歌舞团(1995年改称湖南省歌舞剧院)决定把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改编为舞剧,选中我扮演女主角翠翠。接到任务后,我随创作组赴小说取材地——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茶峒一带深入生活,十多天和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吃饭、聊天,仔细观察、体味苗族阿妹十四、五岁的神态和言行举止,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我还去渡船上学习操作拉拉渡的牵船动作。
另一个故事:2008年,省歌舞剧院决定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搬上舞台。我和创作团队深入天山脚下,实地考察当年湘女和部队官兵生活与工作的环境,采访了一个又一个当年的湘女和部队官兵,挖掘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然后编剧才开始剧本创作。
第三个故事:为了展现湖南作为中国制造业之都的风采,2023年元月,省歌舞剧院决定创作以湖南机械制造业为题材的音乐剧《追光的星星》(暂名),我带领创作团队深入湖南几家知名机械制造企业体验生活,采访了董事长、数十名技术人员和职工,挖掘了丰富多彩的感人故事,然后才开始文学剧本创作。
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到生活的深处去挖掘真善美、感悟真善美,真看、真听、真感受,然后通过艺术手段表现真善美。
用时代精神凝练舞蹈艺术的灵魂
笔者:从社会生活的富矿中挖掘到丰富的、有价值的矿石,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
杨霞:接下来的工序就是精选矿石、凝练主题,撰写优秀的文学台本并精心排练,最后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
怎么提炼主题?回答时代之问,体现社会责任感,贴紧观众的心理期待和审美趣味。一部舞蹈作品,不但要让观众看到绚丽多彩的舞台设计和美丽动人的演员身姿,还要让观众观赏后心灵受到震动,激起感情波澜,引发情感共鸣。
省歌舞剧院创作的《热血当歌》《天山芙蓉》《边城》《温暖》《袁隆平》等作品,都是为了契合时代的需求和观众的心理期待,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拼搏,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不但现实题材的作品要透射时代精神,而且历史题材的作品也要表现时代的主题与韵味。省歌舞剧院改革开放以来,创作了许多采用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如《南风》《九歌》《桃花源记》。处理历史题材,应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与习惯来提炼,呈现时代感,表达时代精神。
《南风》展现舜帝南下洞庭、远征九嶷、驱象为耕、天遂人和的创业壮举,而且演绎了他与娥皇、女英缠绵悱恻的生死恋情。《九歌》则展现了屈原在被流放湖湘期间寻道行吟、问道求索、殉道明志的精神境界和心路历程。《桃花源记》则通过陶渊明的人生选择表达了勇于追求梦想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主题。
观众观赏这些作品时产生强烈的时代感和新鲜感,怎么会不喜爱?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举措,也是契合广大观众审美心态的实践。
用文学筑牢舞蹈艺术作品的基石
笔者:听说您非常重视文学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舞蹈与文学有密切关系吗?
杨霞:舞蹈和音乐的密切关系,业内外人士都很清楚,但舞蹈和文学的重要关系,还不一定都很清楚。其实,舞蹈艺术作品创作的地基是什么?就是文学。如果认为创作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只要练好舞台上表演的基本功就行,那是片面的。创作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尤其是大型舞剧、音乐剧、民族歌剧、舞蹈诗剧、多媒体民乐剧,必须打牢文学这个根基。
编创舞蹈作品的构思文本,确定人物、情节、主题、动作、音乐、服装、灯光、时间、场地、排练,其中人物、情节、主题的确定,不就是文学创作吗?舞剧尤其如此,没有高质量的文学剧本,再优秀的编导和演员也不能向观众呈现出优秀的舞剧。“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句格言也适用舞剧的创作。
省歌舞剧院每创作一个小型的舞蹈作品,确定内容后,安排编导人员撰写构思文本,这个构思文本的初稿形成后,就组织有关专家反复修改打磨,直到满意后才选定导演和演员,进行排练。
创作大型的舞剧,那就更加重视剧本创作了。初步确定作品的创作方向后,组织团队深入生活,挖掘人物故事,然后讨论人物、故事、主题,再安排编剧创作剧本。剧本初稿形成后,就组织有关专家反复讨论修改,每个剧本的修改时段,往往要花费一年多。获奖并受观众热捧的大型舞蹈作品都是这么创作出来的,如《边城》《热血当歌》《追光的星星》。文学是一切艺术种类之母,当然也是舞蹈艺术之母。
责编:刘涛
一审:刘涛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