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朵朵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03 08:16:28
第九期:专访周立波长儿媳徐裕豪(上)
徐裕豪:我叫徐裕豪,1958年和我先生周健明结婚,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是周家的家庭成员。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公公周立波经常回湘,在湖南工作,跟我们的接触就更多一点。
徐裕豪。郭朵朵 摄
公公是个很有趣的人,孙子孙女都愿意和他做朋友
徐裕豪:公公也自己做菜,操刀下厨,自诩:“我很会做。”他生活中还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孙子孙女都愿意跟他做朋友。在家里跟家人玩扑克牌,公公甚至搞点小花样把牌藏起来。他有时候是很天真的,真性情。棉布的裤子有时候裤脚高、有时候裤脚低,像个农民,他喜欢这样。
公公视金钱如粪土,为人很慷慨
徐裕豪:公公生活中为人很慷慨,不光是对乡亲们。他捐钱给北京单位幼儿园的建设,捐钱给家乡。他在文联工作时,也会拿出一定的钱,来给大家改善生活。他到德国去,德国人给他送来了他的稿费。他把大部分稿费交了党费。他视钱财如粪土,生活一点都不讲究。
徐裕豪和家人在周立波故居纪念馆留影。郭朵朵 摄
公公生活习惯很好,也没有架子
徐裕豪:公公没有一般文人那种开夜车的习惯,他是开早车。生活习惯也很好,一般的都是四五点钟就起来了,稍微打一下太极拳就开始写作,非常勤奋。等到这些人起来吃饭、上班,有客人来访,他没有说我要写作,他都接待。他自己有底了,已经工作了几个小时了。对于子弟、青年作家,他都是很亲切的。带着我女儿去看生病了的亲戚,(因为)自己去过,再要去的话,他就在书店等。我十二三岁的女儿喊他一起进去,他说:“我是大人,我进去他们就会很客气,就会很麻烦他们,我在这里等你。”他很懂得生活,是个朴朴实实的爷爷。
往期链接:
【口述立波】周立波堂弟周萼梅:他拒绝特殊照顾,为的是不脱离群众
【口述立波】周立波堂弟周萼梅:别人说他是大干部,他说“我是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的”
【口述立波】《小溪流》创始人金振林:周立波对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儿子一样的,看得很重
【口述立波】“三周”研究会老会长周宪新:周立波是一个扎根人民的好作家
【口述立波】益阳市文联退休干部姚时珍:研究周立波40年,编了七八本书
【口述立波】周立波侄子周兆民:满叔愿干农活、不讲究吃,常买烟买酒待客
【口述立波】周立波侄子周兆民:满叔喜欢“凑热闹”搜集素材,但不发言
【口述立波】周立波侄儿周赛吾:满叔不仅资助我家,还资助4户困难村民
【口述立波】《湖南文学》原常务编委王以平:周立波用“经练阅”3个字传授写作技巧
【口述立波】《湖南文学》原常务编委王以平:周立波说,搞文学不谈技巧,行之不远
【口述立波】周立波长孙周牧之:把老百姓的语言升华成艺术,是爷爷其乐无穷的艺术追求
策划:邢玲 曾虎
出镜:雷鸿涛
摄制:郭朵朵
场记:涂珂 潘静宜
出品:湖南日报社益阳分社 周立波故居纪念馆
责编:龚伟
一审:郭朵朵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