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湖南日报 2025-02-28 23:40:43
我是一名90年代的中师生,初中毕业后因家庭条件差,直接报考了中师,这样的结果与我的梦想相差甚远。原以为,一辈子都与大学无缘了,所以,刚进中师的日子,我很不得劲,直到有一天接触了自考。
那天,我路过常德市武陵区教育局,看到了墙上贴的自考报名简章。上前细看,得知自考就是平时自己学习,考完了全部科目,就可以发毕业证,而且不要学费,买教材、交报考费就行。我的心动了——读不了全日制大学,我依然有机会拿大学文凭?于是,在与父母商量后,我就开始准备。
初中毕业直接读专科课程,没有难度是不可能的。为节约钱,除了教材,我没买任何资料,不管什么重点不重点,一本本教材就那么一页页啃。好在那个时候记忆力还行,背东西还快,苦功夫加好记性,感觉学得还不太吃力。记得第一次参加自考,是在1993年4月,湖南省第18次自考。那年,我刚满16岁。
我有可能是学校第一个参加自考的学生。因为在我得到第一张单科合格证后不久,就被学生科的老师叫去谈话。谈话的内容记得不真切了,大概是说学校安排了很好的课程,都有很高的要求,我应该全心全意的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不要不务正业。我很惊讶,拿到第一张单科合格证的欣喜一度被受到老师批评的委屈所替代。不过,我参加自考的光辉事迹很快传遍了全班,一时引起轰动,当时就有不少同学找我咨询,并表示要和我一起参加下一次的自学考试。好在,后来学校没有再干涉我们参加自考。
1995年6月,我毕业了,回到老家,分配到一个条件很差的完小当了老师。那个时候,我一个人包班,教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和所有课程的任课老师都是我。离家不远不近,十来里路,回去不方便,就住校。晚上,备完课,批改完作业,闲下来就看书。那时候,我家还和人合伙养了头牛。放了暑假,搞完双抢,轮到我家喂牛时,我就承包了这个任务。夏天天亮得早,五点多钟天色就很亮了,我就拿上一本古代文学作品选,牵牛上了山。我把牛绳绾在牛角上,让它自己去吃草,我就在山上放声的朗读古诗词,常常读得忘了自我,忘了在放牛。回过神来,牛已不在视线内,就去找牛。找到牛,又开始放声朗读。这样的场景,现在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过了一年,我从完小调到了乡中学,任教初三化学。由于是毕业班,有升学压力,又是新手,我十分紧张,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学习、备课、批改作业,周末、节假日也要补课,时间比到完小包班还紧,挤出时间来复习更不容易。1998年4月,我终于考完了11门课程,并于当年6月拿到了专科毕业证。把毕业证书复印件交到当时联校的政工校长那,年底的时候,就加了一级工资。当时喜悦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
紧接着,我和学校两位老师一起考自考本科,其中一位是教过我的老师。10门课程,一共用了4年时间,2002年12月份我们一起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我终于也成了一名有本科学历的老师!当时,在我们全乡近200名老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除了一位分配去的全日制本科生和我两个读师专后自考获得本科学历的同学,再就是我们仨了。虽然我没读过高中,但通过自考,我上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自考让我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工作之余,我涉猎了教育、法律、财务、金融等众多课程,先后通过了全国司法资格考试,获得了会计从业资格、执业律师资格和证券从业资格,考取了助理会计师。2022年,我获得了中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我也从原来的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先后调任中学教师、教育局干部、中学校长,最后调到长沙,成为一名省直单位干部。回首走过的路,我深感欣慰。我知道,是自考,是学习成就了我。2009年,当我正式拿到律师执业证时,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同事都习惯称呼我刘律师。一个同学给我作了一个令我哭笑不得的总结:刘律师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首脍炙人口的闽南歌曲我十分喜欢,经常哼唱。我觉得他很好地诠释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自考精神。从初识自考到现在,转眼已过31年,我从一名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位油腻大叔。虽然形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坚持学习的初心未改,因为自考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我的血液!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刘勇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