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2-16 18:32:15
长沙市清湘小学六(9)班 姜语棠
《红楼梦》一书中的人物形象极多,如一生痴情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慧过人的薛宝钗,活泼开朗的史湘云……贾府上上下下的公子小姐、家中长辈、丫鬟小厮,各有各的特点。但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那个“母蝗虫”——刘姥姥。
在富贵的贾府中,刘姥姥可谓是格格不入。她三进荣国府,闹出过不少笑话。尤其是在二进荣国府时,她入大观园游玩,戴花、摔跤、吟诗、吃饭,引得众人大笑不止。我看这一段时,也认为她十分可笑,简直比小丑还还小丑,纯粹是一个笑料。
可直到我看到了下一段,才有了新的感悟:当酒席散去,凤姐、鸳鸯和她道歉时,刘姥姥却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是有什么恼的!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读到这儿,再一细想,我才明白,刘姥姥这个人,看着俗气可笑,实则带着底层劳动人民的智慧。作为一个穷苦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富贵人家的定位——只是一个笑料而已。为了讨得贾母开心、巴结贾府,比起丝毫不懂人情事故的公子小姐们,她老人家不可谓不精明啊。
如果说看到这儿,我只是感叹于贫苦人们的精明,和不得不哗众取宠的可悲,那么到了故事的结尾,我则是彻底折服于她,这个看着粗俗的村姥姥了。
贾府衰败后,整个家族树倒猢狲散,还有不少人落井下石,抢着来分财产。贾环、贾芸、王仁等人为了谋利,竟然打算把巧姐卖了。有邢夫人撑腰,王夫人想救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危急时刻,刘姥姥三进荣府,一番商议后,带着巧姐到了农庄住下,像亲女儿一样对待她,并许了一门好亲事。
当我看到这儿,不禁感叹,在《红楼梦》中,也只有刘姥姥保留着劳动人民血液里的善良了。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看一个人,不止要在顺风顺水时,更要在逆境中。贾府那么多子弟,可真正像刘姥姥一样,善良、懂感恩的,又有几个?
从可笑,到可叹,再到可钦可佩,刘姥姥给我的印象,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也是最美好的。在生活中看一个人,也应该这样,有些人平时锦上添花,可该雪中送炭时却影都没有;有些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甚至粗俗可笑,但真到了关键时刻,却是最可靠的那个。
就好比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平时爱开玩笑、大大咧咧,还有点调皮捣蛋。可这次学校篮球赛中,他一改往日形象,奋勇拼搏,与队友并肩作战,连胜两场,使我们班成功出线,令人刮目相看。
《红楼梦》中的道理很多,而我,从刘姥姥身上读出了如何真正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刘姥姥,也算是为这个悲剧故事添上了一抹亮色吧!
指导老师:李红芝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