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1-23 12:24:21
全媒体记者 郭芝桃 严德赢 通讯员 邓敏 郭金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碳汇”是个备受瞩目的热词。
生态系统碳汇,是指通过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等)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因此,充分掌握碳汇资源,对实现“双碳”目标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湖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碳汇资源丰富。如何掌握看不见、摸不着的“碳汇”,助力打通“两山”转换路径?近日,记者来到湖南省第二测绘院(以下简称“省二院”)寻找答案。
精准“碳”测
去年9月,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局联合印发《湖南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实施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四大行动,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行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提升行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行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价值实现行动。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图
目前,省二院通过结合卫星遥感等综合手段,能大范围、高精度地获取地表植被碳储量及其变化程度的信息。“我们的监测对象面对森林、草地、湿地、耕地、水域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涵盖了主要的植被类型及其对应的碳储量和碳汇能力。”提及该院在碳汇监测工作的创新优势,湖南省第二测绘院副院长肖海向记者盘点道。
例如,该院使用的模型模拟方法,监测时效性更强,对生态系统没有破坏性,在实现大范围监测的同时,还提高了效率;针对造林碳汇监测,该院通过监测多种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本底和碳汇功能,助力生态系统碳汇市场交易,并为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实施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湖南省第二策划院自主研发的碳汇监测系统
得益于诸多优势,全省多个地区的碳汇监测试点得以铺开。
2022年4月,省二院启动长株潭绿心碳汇监测试点,估算了长株潭绿心区2022年度植被碳汇量;2023年,估算了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资兴市县级尺度的植被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和2022年度植被碳汇量;开展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碳汇监测,科学分析各修复单元项目的生态系统固碳特征和时空分布,评估了该项目实施前后碳汇变化情况。
基于此类试点经验,目前,我省已形成了“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调查”的“天空地”一体化的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技术路线,编制了《湖南省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技术指南(初稿)》,为下一步推动全省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工作夯实了更多技术基础。
点“碳”成金
“从没想到林业碳汇还可以卖钱,与过去卖木材相比,我们的收入大大提高了,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2024年,在通道侗族自治县举行的湖南林地生态系统碳汇权证暨林业碳券首发仪式上,林地生态系统碳券所有人纷纷喜笑颜开。
生态有“钱”景的背后,离不开省二院的助力。
湖南省第二测绘院党委书记、院长谢优平表示,省二院与通道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编制了《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碳券碳汇量计量方法(试行)》,采用遥感技术手段,核算了该县自然生态系统年度碳汇量,该县林地生态系统碳汇权证暨林业碳券首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图
据悉,首批林地生态系统碳汇权证有12本,涉及17宗地、共计1510亩林地。首期林地生态系统碳券共核证4张,碳减排量1379吨。碳汇买卖双方利用林业碳券进行了现场交易,四家企业共认购林业碳汇1379吨,交易金额共计10余万元。
不仅于此,在我省实施的第一批自然资源组合供应的项目中,省二院还为5个县市的项目提供了碳汇监测核算的服务,碳汇价值评估约8756万元。
12月23日,《湖南省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技术规程》专家论证会在湖南省第二测绘院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龚健雅等专家现场献策支招
记者了解到,由省二院牵头的“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于近期正式成立。该中心将整合省内外多个拥有不同优势的技术单位,针对核算方法多样、标准不统一以及成果应用难等问题,形成一套湖南本土的碳汇监测核算与产业开发标准,着力探索碳汇产品的中试转化与产业化。
谢优平介绍,省二院将陆续开展全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摸清碳汇“家底”,分析评价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量格局、碳汇变化和增汇潜力,为全省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保障。重点加强碳汇监测的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健全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碳汇开发交易模式,探索符合地方实际和市场发展规律的生态系统碳汇开发、认证、交易、抵销等管理制度。 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湖南经验”。
责编:罗璐
一审:罗兰芝
二审:何尚武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