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有年味 | 长沙腊味申请出战!一口“拿捏”你的胃~

  长沙农业农村公众号   2025-01-16 09:37:49

过了腊八就是年最浓的年味在乡村

在长沙的广袤乡村里,每到岁末年初,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一种特有的忙碌与喜悦中,因为春节的临近,还因为一种传统美食的制作——腊肉。它不仅仅是众多家庭餐桌上的一道佳肴,更承载着乡愁与年味的记忆符号。

长沙制作腊肉的历史悠久,在那个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人们用盐腌、烟熏的方法让猪肉能够长久保存。如今,这一传统技艺已经成为长沙的一张美食名片。

走进长沙县江背镇五美社区,当地村民正在有条不紊地制作腊肉,烟熏房里一排排色泽鲜亮的腊肉悬挂其间,香味扑鼻。

如此地道美味的腊肉是如何制作的呢?

江背镇五美社区居民熊建军做腊味已有24个年头,“制作腊肉,选肉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到腊肉的口感和品质。我们选用本地新鲜土猪肉做原材料,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腌制后口感十分丰富。”熊建军说。

选好新鲜土猪肉,将猪肉切成适当大小的条状,先用清水洗净,再用干净的布擦干水,接着将食盐细细涂抹在每一寸肉上,肉块层层叠放,让盐分慢慢渗透进猪肉,腌制的时间因季节而异,冬季可适当延长,确保每个肉块充分吸收咸香味。

腌制数日后,取出肉块,烘干水分,将腌制好的猪肉挂在熏制房中,采用当地传统的熏制工艺,使用本地木材加入米糠,用小火熏烤。

烟雾缭绕中,腊肉中的水分慢慢蒸发,表面逐渐形成一层油亮的保护膜,内里则是肉质紧实、色泽红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腌制的熏料均为健康的米糠、大米等天然熏料,这样熏制的腊味,烟熏味不会过于霸道,但是腊香味却又十分浓郁。”熊建军介绍。

经过长时间的熏制,腊肉表面呈现出红黄相间的色泽,脂肪部分似腊,肌肉部分则呈现棕红或橙红色,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风味独特。

风干后,将一块腊肉取下,用温水洗净表面的盐分和灰尘,既可以蒸食保持原汁原味,也可以搭配菜肴炒制。

蒸制的腊肉肉质软糯,一口下去唇齿留香,炒制的腊肉则更加鲜香四溢,与辣椒、大蒜叶等食材的搭配,将湖南菜的“香辣”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只要腊肉的品质好,自己在家随便怎么做都好吃。”熊建军说。

江背镇腊肉的制作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制作工艺,包括腌制、风干、熏制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精细操作,长辈们将制作腊肉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晚辈,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代代相传。

每一块腊肉的背后都蕴含着乡村人的智慧与汗水,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团聚在一起,共同品味那一盘香气扑鼻的腊肉,感受家的温暖与幸福,便是最好的年味。

责编:王宇蓝

一审:周听听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长沙农业农村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