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咪 王玉珏 谢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13 13:05:5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13日讯(通讯员 何咪 王玉珏 谢琛)1月10日,蓝山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救助并放飞3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猴面鹰。这是该县首次放飞猴面鹰,也是今年开展的第一次放生行动。
2024年11月上旬,蓝山县公安局土市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楠市镇上下村、土市镇上泉洞村的草丛里,发现受伤的奇怪鸟类。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该鸟脸似猴脸,钩喙利爪,通过向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专家咨询,初步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猴面鹰雏鸟,随即展开治疗救助。
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喂养和照料,这10只猴面鹰逐渐恢复健康,已具备野外生存能力,计划将按照它们的身体状况,分批次放飞。
工作人员将首批放飞的3只猴面鹰带至野外树林,在陌生的环境里,猴面鹰一开始还显得十分警惕,不停张开翅膀,摆出防御姿态,嘴里发出“吱吱吱”的叫声。不一会儿,逐渐适应野外环境的猴面鹰,分别消失在树林和草丛深处。
近年来,蓝山县创新候鸟保护举措,加强候鸟重要迁飞通道巡护,建成7个候鸟保护监测站,并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治、救护。据统计,2024年,该县共接到救助电话20余次,救护草鸮(猴面鹰)、黑卷尾等野生鸟类24只,开展野生动物放生活动共计17次。
责编:陈程
一审:陈程
二审:严万达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