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百名校(园)长谈资助”优秀征文丨湖南高速铁路职院:发展型资助护航经济困难学子茁壮成才

  湖南日报   2025-01-02 18:29:27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发展型资助,就是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资助育人与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相结合,构建多样化资助形式、多元化资助内容于一体的资助体系,建立长效精准帮扶机制,助力每位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在制度上发力,确保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高校要进一步落实落细“三全育人”要求,规范开展资助工作,在制度上确保精准资助、应助尽助。做好体制机制建设。构建“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通力配合、院班从严落实”的全院“一盘棋”资助育人工作格局,建立了“奖、助、贷、勤、减、免、补、偿”八位一体发展型资助工作体系。完善资助工作流程。及时修订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学生资助档案管理规定》等制度,不断提高学院资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强化资助督查审查。划定禁止“负面清单”,建立资助金申请、评审、发放等过程“辅导员——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处——学校”“四级审核”制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审计,实现阳光资助、廉洁资助。

在精准上着力,推进资助效果扩优提质

高校应坚持聚焦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需求,在“资助对象”“资助途径”“资助服务”等方面出实招、干实事,做到资助工作精准有效。精准摸排人员。通过寄送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开设新生“绿色通道”、受灾学生专项补贴等方式,确保学生充分了解获得资助的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积极申请,避免学生因经济困难影响入学。精准提供岗位。学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设勤工助学岗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造血性”资助。学生自主提出申请,经过班主任、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处审核后,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相关工作。精准跟踪问效。实施“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做好分层分类指导,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时监测资助“重合率”,保证资助对象精准、名额分配精准。通过谈话、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进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实现个性化成长。

在信念上聚力,铸牢资助工程思想根基

高校要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全过程,引导受助学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持续性开展诚信教育。以信为本、以助赋能,每年5月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月”系列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常态化开展感恩教育。强化奖助学金的正向激励作用,鼓励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建功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形成传递社会责任、感恩回馈的良好品质。多样化开展励志教育。举办“自强之星”评选、“优秀学子事迹报告会”等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励志人物上“大思政课”,用好“两微一端”广泛宣传各类奖助学金获奖学生群体的优秀事迹。

在宣传上助力,营造资助育人浓厚氛围

高校要着力扩大宣传资助育人的广度、宽度、深度,采取多种途径方式,广泛开展资助宣传,营造“人人知晓、人人认可”的良好氛围。做好资助宣讲。建立了“学院联系人—辅导员—班级资助宣传大使”三级培训宣传机制,常态化开展资助育人宣讲活动,及时在资助学金申请过程中进行答疑解惑。选树榜样典型。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作用,收集挖掘受助优秀代表青春奋斗事迹,邀请他们讲述亲身经历和成长故事,激发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热情。拓宽宣传渠道。以“指尖上的课堂”为抓手,定期推送“资助讲堂”“资助问答”“诚信资助”等专题栏目,构建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的网络宣传空间。同时,学校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通过个体咨询、建立专门台账、专人重点帮扶等方式,实施精准帮扶。

作者: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姚方元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