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让定 向纯 李萍 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27 17:29:57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让定 向纯 李萍
坐落于武陵山腹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素来以神秘俊秀而著称,清秀的山山水水,神秘的民族风情,神奇的民族医药。
作为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湘西州土家医药、苗医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这里有3万多年前的湘西药王洞遗址、2000多年的里耶秦简、800多年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等,承载民族医药厚重的历史文化。
湘西州民族中医院作为全州唯一一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紧跟国家重视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在守正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谱写了土家医药、苗医药等民族医药发展新篇章。
舞好土家医药“龙头”
2014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土家医药分会成立,2019年湘西州民族中医院成为土家医药分会的挂靠单位,奠定该院在土家医药发展中的“龙头”地位。
如何舞好“龙头”?必须传承精华。
5年来,组织专家深入民间调研走访30余次,走访130余个乡镇,调研收集民间诊疗、药物加工器具100余件,规范整理药物组方10个,完成20余种道地药材基源调研,访谈民间民族医药工作者80余人,撰写调研报告10余份。在湘西州开展名老民族医药人员“口述史”的抢救性采集,现已采集60多人的口述史料。
5年来,医院率先建设民族医药陈列馆,收集湘西地区的各类民族医药典籍6000余册。建设60平方米的土家医临床技术实训室,增设民族医药培训设施设备10余台/件,陈列土家药用植物标本30余幅,建设有近200平方米的民族医药园,种植土家植物药材近200种,为普及民族医药知识、推广适宜技术、人才培养等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如何舞好“龙头”?必须交流共进。
通过土家医药分会,牵头举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0余项,累计培训各地区、各层次学员5000余名,推广土家医技术10余项。在湘西州吉首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黔江区等举办“土家医临床医疗技术培训班”“湘西州扶阳罐疗法培训班”“刘氏小儿推拿技术培训班”“土家医适宜技术培训班”等多个培训项目。通过开展民族医药技术培训班/会议,加强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培养民族医药技术人才,有力提升地方民族医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如何舞好“龙头”?必须标准统一。
湘西州民族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国土家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的作用,致力于土家医药标准制定。
近5年,医院牵头组织起草,并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发布土家医药团体标准59项。2019年至今,先后发布《土家医药团体标准》25项、《土家医医疗技术标准》20项、《土家族养生保健技术》9项、《少数民族医护理方案》5项。
构建民族医药人才梯队
人才是民族医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突破人才的瓶颈,既要做好师承,又要柔性引才。
建设名医工作室,鼓励老专家从事临床指导和学术经验传承及研究工作,2022年以来,医院先后引进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邵湘宁、蒋益兰、王萍传承工作室,湖南省儿科名中医张涤工作室,16名骨干医生跟师学艺,逐步构建院有名科、科有名医的良好格局。
目前,医院高级职称人才172人。推荐一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一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和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田华咏是土家医药发展的“开拓者”,谭晓文是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杨新是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王小军是湘西州“武陵人才”,享受湖南省政府津贴待遇。谭晓文名医工作室、王小军名医工作室作为全州首批名医工作室正式挂牌,为医院培养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团队奠定基础。
打造民族医品牌
在门诊六楼,非药物治疗中心成为全省的“一枝独秀”,集针灸、推拿、康复于一体,“湘西苗医腰痛正骨法”“湘西土家医风湿痹症雷火神针疗法”“湘西苗医小儿外感发热疗法”等6项省级中医药专长绝技备受青睐。
近年来,医院以刘氏小儿推拿为突破口,建设国家“湖湘五经配伍针推流派”示范性门诊和全国“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传承工作室,并通过举办中国针灸学会小儿推拿委员会换届暨2024学术年会等高端学术活动,成功打造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推拿品牌。刘氏小儿推拿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全国各地患儿和家长的广泛赞誉,为刘氏小儿推拿及民族医药的传承发展打造靓丽的名片。
除此之外,土家医肝病科、推拿科、土家医苗医脾胃病科等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脾胃病科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国家优势专科培育单位之一,成功创建“湖南省土家医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湖南省土家医护理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湖南省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
在临床推广96项中医民族医诊疗技术,制定半边风、嘎拉病(慢性结肠炎)、水臌症、肩凝证、炸起纠症(面瘫)、咯病等40多个常见病及优势病种土家医诊疗方案,并在临床实施,彰显中医民族医特色优势。医院申请院内制剂备案号31个,为民族医药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做实科研成果转化
科教兴院是湘西州民族中医院发展战略内容之一。近年来,医院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少数民族医防治常见病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方药整理与示范研究”,实现湘西州中医药民族医药国家级重点研发课题“零的突破”。获得“一种土家医药筒”等新型实用型专利8个,省、局级立项课题42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奖等7项,出版相关书籍30余部。
注重成果转化,医院申请院内制剂备案号31个,实现年产值1000余万元。
在省、州医保部门的支持下,医院9项民族医药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收费目录,正争取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全年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
面向未来,湘西州民族中医院致力于打造中医药民族医药科研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区域中药民族药制剂中心,逐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打造武陵山片区中医民族医区域诊疗中心,擦亮土家医药国字号品牌,举好土家医药发展大旗。
责编:黄馨怡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