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孩“听”见爱,符合条件的听障孩子可免费申请人工耳蜗项目

  犇视频   2024-12-23 21:10:42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3日讯 (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李雅雯 龚静芸)

6岁女孩涵涵(化名)自出生以后,就听不到声音,直到最近她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申领了免费的“爱心”人工耳蜗项目。12月23日,记者从湖南省儿童医院了解到,涵涵申请了省残联的免费人工耳蜗项目,该院是项目的定点医院。符合条件的孩子,可以前来免费申请人工耳蜗项目。

听障女孩接受人工耳蜗免费手术

涵涵家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出生时因黄疸住院,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满月后再去医院复查,被告知耳道有耵聍取出后再次检查,这一次听力筛查通过了,之后便一直没有复查听力。

2岁多时,妈妈发现涵涵的语言能力比正常儿童差,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医生建议佩戴助听器,效果不好再行人工耳蜗手术。经过语言训练,涵涵能发简单的词,但吐词一直含糊不清。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受限,涵涵一直没能戴上人工耳蜗。直到今年12月20日,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为她实施了人工耳蜗产品免费手术。

涵涵申请了免费人工耳蜗项目,湖南省儿童医院是该项目的定点医院。符合条件的听障孩子,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通过相关条件就可以免费申请人工耳蜗。

保护孩子听力应该这么做

人工耳蜗(仿生耳)是一种帮助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耳聋患者恢复或获得听力的电子装置,能把外界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绕过受损的毛细胞直接刺激听神经,将声音信息传递到大脑听中枢,使患者听到声音。

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黄敏教授提醒,保护孩子听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重视出生时听力筛查结果,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后必须进行听力筛查检查,筛查未通过需在出生后42天进行复筛。如果复查仍未通过,3个月内需要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行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干预。要注意的是,即便初筛通过了的宝宝,家长也不要放松警惕,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如家族中有耳聋患者、母亲怀孕时有过宫内感染、孕期使用过药物、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多胎妊娠、脐带绕颈、难产、剖宫产、出生时有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情况,必须定期随访。听力诊断异常的婴幼儿,3岁前每3个月至6个月随访并评估1次;初复筛都通过但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以及未通过复筛但诊断程序中评估为正常听力范围的婴幼儿,定期跟踪追访每年至少1次,直至6岁。

二是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要积极治疗,以免炎症扩散累及耳朵。     

三是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症,避免使用某些可能引起耳聋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     

四是监测周围环境的噪声强度,定期体检的同时检查听力等。一旦出现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的症状,要及时就医。

服务

免费人工耳蜗产品申请程序


责编:李琪

一审:李琪

二审:黄娟

三审:丁兴威

来源:犇视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