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22 12:16:25
(曹龙委员代表致公党市委会发言)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发展前景与市场空间广阔。据预测,到 2035 年, 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 6 万亿元。近年来,我市成立由市长牵头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工作机制,积极申报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和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全力谋划和推动 32 个低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布局 81 个直升机起降点,投资 2.69 亿元 的湘 潭九 华通用机场正式获批,低空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但也应看到,我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短板与差距:如顶层设计不完善,尚未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低空空域管理办法;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通用机场、停机坪、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处于起步建设阶段;产业集聚效应不足,相关产业小而散,产业链尚未形成;应用场景尚未完全激活,消费场景主要局限在生产作业和公共服务方面。为此建议:
一、精准定位、错位发展,探索低空经济“1+3+N”发展体系。建立长株潭低空经济协同创新 发展工作机制,组建长株潭低空经济产业联盟,进一步实现资源互享、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围绕低空制造新高地、物流交通新枢纽、应用场景新示范“三新”目标,依托湘潭经开区建设1个湘潭低空经济产业园,构建以吉利汽车为主的EVTOL飞行汽车制造、湘电集团为主的航空电气系统以及低空物流运输等3个主导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九华通用机场、航空应急救援项目、国家低空装备检测中心等N个重点项目。
二、抢占赛道、创新激活,推动产业培育集聚“四链融合”。结合湘江科学城建设,建立低空制造协同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吉利汽车与小鹏汇天战略合作,抢占 EVTOL 飞行汽车制造赛道,制定产业链分布图等“三图四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打造产业集群;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专业机构投资低空产业项目;制定低空经济梯度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校地企共建实践基地与合作项目,实现低空经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三、借船出海、小步快跑,完善基础配套建设“四张网 ”。推动与央企头部企业战略合作,探索空域资源盈利模式创新,杜绝重兵扎堆投入,小步快进实现基础设施快速迭 代。积极争取空域资源,划设低空飞行“航线网”;加快通用机场五个县市区全覆盖,加强对规划建设起降场、起降平台等,构建配套硬件基础的“设施网”;加快推进 5G 通信、北斗定位导航等建设,打造低空感知及通信的“空联网”;积极建设飞行服务站,推进检修设施等保障设施建设,打造覆盖全域的低空飞行“服务网”。
四、资源聚合、运营联合,拓展“低空+”六大应用市场。积极拓展包括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工业巡检、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文旅消费、载人运输等六大低空应用场景。整合政府社会资源需求,推动首购经济,将通用航空公共服务和装备产品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购买目录,发布一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需求清单。联合电商物流巨头,探索无人机“闪送”试点,打造长株潭低空物流重要基地。携手文旅企业,推动红色文旅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谋划韶山特色低空观光等文旅线路;引导城市交通出行新模式,积极探索载人无人机商业化飞行。
五、统筹调度、系统联动,强化“五个一”政策支撑保障。健全一个调度机制,“清单化”推动解决低空经济重大政策、重点事项和重要问题;完善一个规划引领,重点将低空经济发展纳入“十五五”规划;出台一批政策,围绕低空飞行服务、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载体、示范应用场景等方面制定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包装一批重点项目,结合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等策划包装项目,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政策支持;构建一个法治保障,适时出台《湘潭市低空空域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为空域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责编:蒋睿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