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托街道: 社会救助释放更多温暖效应

通讯员 刘群玲 石冠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20 11:47:3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群玲 石冠男

冬至将至,为保障辖区内200多名低保对象安全温暖过冬,12月19日,长沙市天心区南托街道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迅速联合爱心企业洋河股份开展寒冬救助“暖民心” ,争做群众“贴心人”专项救助活动,对辖区内的特殊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米油等御寒物资,了解其实际困难,并反复提醒在用煤、用气、用电、用火时注意安全。

在南托,这样的快速响应社会救助服务队有10支。只要群众有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他们总会及时出现,以“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给予困难群众及时、精准、有效的社会救助服务。南托街道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多次被授予“天心区社会救助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铁脚板+大数据”及时预警

如何破解救助资源不集中、信息不对称、帮扶不及时等难题?当前,趁着建设智慧城区的契机,以数据共享赋能社会救助,让民生保障日趋精细化、精准化,为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和能力提供了强大支撑和有力托举。

业务一体化集成——重新梳理归类救助事项清单,将分散在各救助职能部门的“单个救助事项”集成为群众视角的“社会救助一件事”,在辖区内设立10个社会救助服务队统一受理困难群众“线上、线下”救助申请。同时,做优“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简化优化救助程序,为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提供便利。

动态智能化研判——发挥“线上大数据比对+线下铁脚板摸排”作用,建立困难群众自主申请、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政务信息处置相结合的监测对象发现和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存在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做到及时监测预警、查访核实,分层分类实施救助帮扶。

救助个性化服务——将困难群体划分为3个困难圈层、6类困难群体,建立“一户一档一策”综合帮扶救助档案,实现社会救助精准滴灌。积极开展服务类救助,创新推出“爱心天心南风帮扶”救助服务项目,累计惠及村居民1万余人次,今年已开展四次帮扶活动助农、助学、助困、助残等,入户摸排走访400余户,物资帮扶特殊困难群体100余人次,物资帮扶总金额累计5万余元;基本生活帮扶195户206200元,医疗帮扶17户57500元。

知救助政策 暖百姓心田 提升服务水平

11月,南托街道社会救助中心组织开展了“知救助政策,暖百姓心田”社会救助知识抢答赛及政策宣传活动,一定程度提高了街道村居民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度,增强了村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救助工作的业务能力,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政策明白纸、现场讲解等方式进行救助政策宣传,详细介绍了低保、低边及临时救助的认定条件、救助类型、申请流程以及救助标准等方面内容,并现场解答了群众提出的问题。随着专业人士对社会救助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现场发放宣传册,让救助对象和社会公众更加清楚救助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申请流程。随后的政策知识有奖问答环节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大家踊跃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政策的理解。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转变

作为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和基础性制度安排,社会救助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防线,南托街道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将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家住沿江村的张先生,一家四口,两个孩子读书,妻子平时打临工,其自己患有尿毒症,每月的医疗费用支出远超出了收入,无力承担。去年六月,街道和村委会工作人员在开展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走访摸排时,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帮助申请了慈善救助、临时救助,生活帮扶等救助,由于其医疗费用支出增加,去年八月将其纳入到了最低生活保障。

南托街道社会救助科负责人介绍,按照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走访摸排工作要求,我街道运用“大数据+铁脚板”的工作方式,落实主动发现机制,对辖区内的困难群众严格做到“每户必入、入户见人”,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救急难+南风帮”常态长效

实现“弱有所扶”,将兜底保障网织得更密、编得更牢。

“原来当导游这么让人快乐”“见到了很多新奇的仪器和设备,这次小小导游活动很酷!”……在南托街道社会救助帮扶品牌南风帮扶开展的困境儿童游学活动中,形式多样的活动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融学于趣、化教于心,在他们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激发了学习热情。

“真没想到老了还能认识些老姊妹一起出来玩呀!”南风帮扶工作站社工带着“老‘游’所乐”困境老人去城市地标性建筑打卡、体验本土风光,增强了困境老人的城市归属感和幸福感。以“定向增能+互助支持+社会倡导”服务模式缓解老年人的晚年困境。

创新打造“南风帮扶”社会救助帮扶品牌,聚焦满足困境儿童和困境老人多维度生活需求,通过开展个案服务、小组活动、社区活动等方式,为他们创造心理有依、生活有助、安全有保的环境。

下一步,街道将充分结合具体情况,整合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扩大“南风帮扶”社会救助帮扶品牌辐射面。小切口,实创新,奋力助推天心区全国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擦亮南风帮扶品牌,打造南托特色社会救助模式。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黄婷婷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