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二医院在治疗颈动脉狭窄疾病方面有了新方案

周阳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13 22:06:59

湖南日报12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朱洁婷 张雄)记者今天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该院血管外科团队近日成功为一名62岁男性患者实施了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利用TCD监测技术进行外科手术以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疾病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为罹患颈动脉狭窄及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提出了新方案。

该名患者持续两年出现头晕症状。在对该患者进行颈动脉血管的专业评估过程中,医务人员发现其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位存在重度狭窄状况,并伴有高回声斑块形成,据此判定该患者处于脑卒中高风险状态。

该院血管外科何昊教授介绍,由于患者在术前已经存在严重的脑缺血状况,手术过程中需要临时阻断颈动脉,这可能导致脑部灌注进一步减少,从而容易引发脑缺血事件,术中因脑缺血导致的患者死亡率可能高达2.2%—5.1%。因此,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手术中预防脑过度灌注或缺血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全面评估后,手术团队决定为患者进行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何昊解释,相对于颈动脉支架置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将颈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完全切除,从而彻底清除血管内的阻塞物,恢复血管通畅,通常预后较好,动脉狭窄复发的可能性降低。但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长易诱发脑缺血发生,也有一定术中斑块脱落的风险,所以早期及时发现斑块脱落或者监测大脑血流极其重要。TCD不仅可以有效测量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并可对术前低灌、术后高灌、术中栓子信号等进行监测。此外TCD可适时、客观地对脑灌注状态进行评价,为CEA围手术期血压调控提供量化指标。

该患者最终在TCD监测下顺利完成了手术操作,术后CTA复查提示患者颈动脉斑块被完全剥离,颈动脉狭窄得到显著改善。

责编:周阳乐

一审:周阳乐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