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 《蒙达尔纪的青春岁月》出版

    2024-12-02 16:11:1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日讯(记者 黄煌 通讯员 古湘渝 )近日,讲述中国近代留法勤工俭学历史,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的纪实文学作品《蒙达尔纪的青春岁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即将在全国各大图书销售平台与读者见面。

20世纪初,面对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侵略和工业化浪潮而造成的民族危机,在有识之士的组织下,国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这场运动前后持续了20多年,在1919年至1920年达到了高潮,有近2000名青年学子赴法勤工俭学,在中法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影响深远。蒙达尔纪,一座法国小城,更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了许多湖南籍学子,成为留法勤工俭学群体与法国社会接触互动的典型代表,见证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潮起潮落。

为了深入挖掘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青年作家李源正纵览海量史料和研究著作,创作了《蒙达尔纪的青春岁月》一书。

《蒙达尔纪的青春岁月》全书主体内容分为九章,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以点带面,书写近代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高潮与落幕,展现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寻路之旅。通过细腻的笔触,讲述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蔡和森、向警予等人在法国特别是在蒙达尔纪的奋斗、挣扎与成长。该书从青年视角透视时代的风云变幻,以故事辅助史料叙事的手法,展现个人道路与国家命运的紧密交织,描摹出时代变局下饱满立体的个人形象以及生动多维的时代群像,让党史写作有血有肉有筋骨,见人见事见精神。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并不是一首浪漫的田园诗,而是一幕宏大的史诗,是一曲与命运抗争的交响乐。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勤工俭学生不仅面临着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以及异国他乡的孤独与寂寞,更经历着频换工作的焦虑、居无定所的恐慌。面对时局动荡、前程未知,留法勤工俭学生真正体会到求学与做工的两难、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但他们从未停下追求真理与信仰的脚步,并对中国该往何处去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蒙达尔纪的青春岁月》一书不仅是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全面回顾,更是对那一代怀有激情与梦想的中国青年的深情致敬。从留法勤工俭学群体走出的大批优秀人才,选择了革命救国、技术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们的精神品质和爱国情怀,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不断前行。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