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奖”得主张雪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30 11:11:20

文丨马珂

  创办于1981年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四大文学奖项之一。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齐名。

11月16日晚,“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颁奖典礼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莫言、阿来、毕飞宇、东西等文学大咖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次文学盛事。

在这场万众瞩目的颁奖典礼上,湖南苗族青年女作家张雪云的作品备受关注。它就是湖南人民出版社与湖南省作家协会携手重点打造的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颁奖词如此评价这部作品: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聚焦深海科技,塑造“时代楷模”形象,传递时代价值,是近年来在中国报告文学科技题材领域,记录新时代科技创新,具有大气象的精品力作之一。

《“海牛”号》以海底岩芯取样钻机“海牛”号首席科学家、“时代楷模”万步炎的科研经历和心路历程为主线,讲述“海牛”号科研团队不断创新、攻坚克难,实现技术超越背后的动人故事。作者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了中国深海钻探的飞速发展和以万步炎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的精神风貌。旨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意识、投身科研事业,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懈努力。

张雪云是怀化市沅陵县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现供职于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

我与她相识于三年之前怀化市文联在长沙举办的一次文学创作活动现场。我们既是沅陵同乡,又因我父亲曾经的工作单位在她家乡凉水井镇,我年少时也曾在她家乡生活过,故而见面后很是亲切。她称我“兄长”。

在后来的接触中,我了解到张雪云的一些情况。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的她,回家乡沅陵县城的一所中学做教师。因热爱文学,让她常回想起自己年少时生活的乡村。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那里的事,无不牵动着她的思绪。于是她动笔把曾经的过往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创作成一篇篇散文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很多读到她文章的亲友被她的作品深深感动,鼓励她继续努力。张雪云也在文学的道路上鼓足勇气阔步前行。

业余创作中取得的成就,让张雪云对文学更加挚爱。后来她参加了省作协的带编招聘考试,入职毛泽东文学院,成为一名专职文学工作者。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张雪云有了更多的创作时间。她把自己多年来以家乡蓝溪为主线创作的散文整理出来,定名《蓝渡》交给作家出版社,有幸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出版发行。该项目于1994年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创办,中国作协自1996年开始将其列入扶植青年作家计划。

《蓝渡》中,既有对家乡山川美景和风土人情的赞美,也有一些发自内心的忧虑。在《蒙湖蒙,蓝溪蓝》中,作家于宁谧恬静的山水自然中觅得一份心灵慰藉,而在《蓝溪上的岩屋潭》中,又为岸边开矿所造成的水质污染而忧心;在《桃花傩》中,她发出感慨:“湘西大地上的美好,渐渐遗失的习俗,大多雷同的建筑,淡漠的人情世故,不分美好与丑陋之间的界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在《木匠二伯》中,她对拥有一手好木匠手艺的二伯因为传统木工不再派得上用场,变得潦倒落魄心存伤感。

张雪云是故乡的歌者,唱着思恋,也唱着忧伤。继《蓝渡》,四年之后她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另一部描写故乡的散文集《青寨》。分为“家园•吾乡斯土、凝眸•停云时雨、传承•灯火可亲、回望•山河远阔”四个小辑。全书以大湘西地域和民俗文化作为新时代乡土书写的主体,同时又考虑超越地域局限,延展至整个湖湘大地,用灵动细腻的散文叙事,见证这方水土,洞察这个时代。以“我写、我在”的姿态,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走近大湘西的河流、村寨、田野,倾听与呈现飘散在吊脚楼里的乡土故事。作品体现出大湘西的神秘、美丽、传统、非遗、民俗等地域特点,以小人物融合大时代,小生活反映大事件,抒写出新时代乡村人物骨子里的坚韧,乡村风物沧桑之美的固守,凸显其厚重的乡村灵魂。

青寨并不是某个具体的寨子,它是作家给熟悉的村庄所起的一个自己想要的名字。因为“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典故,知道了汝瓷的“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又因听了“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歌曲,心里有了只属于自己的青寨。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评论道:从《蓝渡》到《青寨》,张雪云依然是以大湘西地域文化为背景,而她心灵中的蓝溪已然朝向大江大河,一个个时间沿岸的村庄正在蓬勃生长,她将自己浸透乡愁的灵魂融入到大湘西的村寨,描述着乡土生命的姿态、声音和温度,寄予了真挚的凝思及发现。《青寨》视野的多维与多元,散发着质朴与灵动。张雪云的文字被赋予一种不寻常的韵味,使之绘景见情,状物得意。可谓朴而不拙,素而见美,空灵跳脱且馥郁芬芳,涵蓄丰富的底蕴和雅致,如同阔野的风中灌浆的稻穗,有着可以期待的金灿与饱满。

迄今,张雪云已陆续出版五部文学作品。她是灵气逼人的作家。两部散文集分别入选“21世纪文学丛书”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报告文学《“海牛”号》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衷心祝愿她在文学创作中捷报频传,再夺桂冠。

(载《怀化日报》“天南地北怀化人”)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