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4-11-28 17:18:53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李苗
“我家那小孙子可喜欢暑假老师推荐的科学小实验啦,他亲手用牛奶做了个钥匙扣送给我,开学后还得了教育局发的奖状和小礼物,孩子现在信心满满,说要当小小科学家呢。”11月15日,津市市白衣镇中心小学小林的奶奶满脸喜悦地说道。
这正是津市市教育局在 2024 年暑假面向全市 2780名五六年级学生开展的 “科学小实验,一起‘趣’探索”自主探究活动。由此,智慧教育平台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多元应用研究与实践在津市市正式拉开帷幕。
“乡村学校专职科学教师严重匮乏”
津市市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现辖 4 个镇、5 个街道以及1个省级高新区,现有小学11所,其中乡村小规模学校达8所,占学校总数的73%,且学校留守儿童数量较多。近年来,乡村专职科学教师极度短缺,新入职的特岗教师没有接受师范教育,多以语数为主科,兼任科学教师。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热情不高。究竟如何全方位强化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怎样让科学课更加规范专业?又该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津市教育工作者的心头。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着重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同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3至5年时间,在 教育“双减”中将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举措全面落地。科学教育的提质增效,已然刻不容缓。
2024年,津市教育明确提出 “质量攻坚,五育出彩” 的工作引擎,倡导“创新突破,善作善成,开辟提质新路径”作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的优秀实验区,津市教育人精准研判制约小学科学教育提质难点,积极探索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科学教育破解难题。面对智慧教育平台海量的资源,如何将最适切的资源挑选出来,打通资源使用最后一公里,让师生可以反复研学,区域专家们精心谋划,启用平台多元应用策略,多主体参与、多环节融入,重塑教师研修模式,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提升课堂效能,构建起 “线上线下融合、课内课外贯通”的教育新生态。
“拆”课稿补齐转岗教师能力短板
小学科学课程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对教师理科知识能力要求较高。津市市大部分科学教师是文科类专业出身,理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占比极低。转岗教师培养与培训迫在眉睫。津市市选拔出全市 30 名科学骨干教师,从《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开始,明体系、学理论、研究教材、示范教法。专家团队借助AI软件对智慧教育平台上与本地教材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六年级上学期相同的课程进行精加工,编制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津市市小学科学使用手册》。首先选取平台推荐的与教材对应的课节进行语音转写,生成教师上课逐字稿、课程结构分析稿和思维导图,转岗教师逐字分析,拆解,引用。逐字稿中标明了时间,为老师们进行双师教学提供了准确的时间节点。使用手册在每节课后附上课程链接二维码,方便老师们随时回看课程,查阅、参考,将优质课程直接引入本地科学课堂,作用于教学全过程,使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知识讲解更为精准严谨。
“《使用手册》帮助我们全面、快速学习专家的课堂设计、了解教学结构和专业的教学语言,我这个语文老师从模仿开始,有时候难点部分采用双师教学,现在也能上出一堂合格的科学课了。”药山镇渡口中心小学转岗教师丁未姣高兴地说。
“趣”探索做好城乡学生科学加法
暑假期间,由全市科学骨干教师在智慧教育平台上为五六年级学生精心挑选 “鸡蛋浮起之谜”“牛奶制钥匙扣” 等 12 个小实验(五六年级各 6 个),将课程链接生成对应的二维码,以宣传折页形式引导学生在家扫码观看视频、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并在折页上记录实验过程,学校科学教师则在线提供协助与指导。开学后进行全市评比表彰,将优秀学生的实验记录单和实验照片制作成活动海报予以宣传表彰。当看到自己的名字登上光荣榜,学生们兴致勃勃,自信倍增,家长们也掌握了引导学生观看智慧平台优质资源的正确方法。
“慧”实验助推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科学教育离不开实验操作,规范严谨的操作能力取决于教师的实验素养。津市市启动“慧”实验技能提升组合拳,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一是聘请专家在智慧平台筛选出课标中的20个基本探究实践活动实验精品课,结合现场演示,对老师进行集训,提升教师实验技能。二是开展团体实验竞赛活动。各小学各选派1名科学教师与4名五六年级学生组成团队,选择课堂内实验,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分享在智慧教育平台学习的心得体会。由骨干教师组成评审组,对作品一一评审,评选出团体奖项。三是积极参加国家中小学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和各级说实验说课活动。在竞赛中,教师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专业性和创新性得到极大提升,培育了区域科学教育研究团队,师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均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了师生对科学学科的热爱,“我们期望以最朴实的学习方式,以最便捷的使用模式和最直接的反馈形式,让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满足感与成就感。”津市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钟柯阐释了活动的设计初衷。
津市市通过“拆课稿”“趣探索”“慧实验” 这三套组合拳,将智慧教育平台优质资源多元应用,在重构学习场景、优化资源供给、变革教学模式等方面收获颇丰。在常德市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新洲镇中心学校王春蕾老师的科学作品《食物的营养》荣获二等奖;在常德市“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保河堤镇中心小学贺子璇老师的《探究常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津市市第二小学郑梦雅老师的《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等科学课程获评市级精品课。
未来,津市市将持续深入研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助力作用,探索数据赋能教育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为科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不懈努力。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