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11:25:17
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浙江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决定》精神,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引和遵循。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现有情况看,我们医疗领域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乡间公立医院差距依然较大。有的公立医院仍然追求粗放扩张、低效发展;有的公立医院诊断、治疗、服务模式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有的公立医院领导能力不足,面对新问题新挑战,畏手畏脚,举步不前,等等。解决上述问题,公立医院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理念,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方式的创新变革,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诊疗效率,提高医疗质量,让患者享受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二、公立医院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公立医院新质生产力是在诊断、治疗、康复患者身体过程中,以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不断推动诊断、治疗、康复等服务范式转换升级的生产力质态。它以医务劳动者、患者、劳动资料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其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科学技术进入医疗服务过程与生产力的人和物要素结合,直接转化为更高质效的医疗服务生产力,推动公立医院“向质”转型。公立医院新质生产力能够重塑医疗服务体系,催生医疗服务新模式:催生创新疾病诊断治疗和干预手段,为部分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手段;催生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催生医疗服务效率提升,降低费用,提高医疗服务可持续性。
三、公立医院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立医院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公益性,紧密结合国家提出的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任务,从以下方面抓好创新与改革工作。
1、加快推进医学科技创新。目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医学发展的核心引擎。要加快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医学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引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优化长效激励机制,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科技人才力量。要面向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医药卫生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原创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等的产出,重点开展再生医学、精准医学、生物治疗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切实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努力破解人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疾病风险。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的合作,让临床医生、科学家、工程师“多方奔赴”成为常态,大力促进国产医疗设备、器械、药品、材料的创新,提升疾病诊断、治疗、康复效率,减少疾病损害,更好地维护人民健康。
2、大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改革和创新。通过改革和创新使公立医院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管理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形成“新的质态、新的形态、新的形式”, 建立起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公立医院转型升级。同时,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建设绿色低碳医院,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就医环境。
3、稳步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公立医院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对医疗服务进行全流程优化,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提高服务患者的能力。创新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发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探索一体化管理,推动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分级诊疗,让人民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大力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着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动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设备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让“患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创新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大力推行日间手术,积极开展诊间(床旁)结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分时段预约诊疗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等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创新开展危急重症护理、老年护理、慢病管理、康复促进等专科护理,建设老年友善友好型医院。
4、深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公立医院要坚持党管人才,不断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管理机制。要根据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医院发展实际,优化岗位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满足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建立健全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逐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医务人员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激发新动能的良好氛围。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为医务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让医务人员不断提升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湖南省人民医院 刘婧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