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13:10:13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家璇 通讯员 贺喜迎 李惠如
依托中南大学技术创立的企业超过1000家;
率先完成全校1.4万余项专利的盘点入库;
单项转化金额过亿元的成果多达14项;
……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24年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培训班,中南大学作为唯一受邀的高校代表进行经验分享。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中南大学如何帮助科技成果加速“跑”向市场?记者进行了采访。
“研发总部通过实行‘包企到人’责任制,为入驻企业均配备了联络员,点对点靶向服务企业。”中南大学科技园(湖南)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友长介绍,学校还建立了“八大特色服务体系”,整合资源补服务项目“短板”,助力企业蓬勃发展壮大。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让科研成果从“书架”到“货架”
今年年初,在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以下简称“研发总部”)的牵线搭桥下,一种采场顶板智能监测与安装系统及其监测安装方法的专利找到了应用场景,并迅速孵化成为一家小微公司——长沙智胜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据该公司总工程师刘勇介绍,专利转化后自研的传感器能像钉子一样钉在矿山里,实时监测矿土移位等情况,精度达到毫米级,超过设定值后,可提前预警告知相关单位,预防事故发生,可有效为矿山作业提供安全支撑。
如何实现专利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双赢?
中南大学科技园(湖南)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友长介绍,研发总部构建了“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发→科研成果孵化→产业化”科技创新链条,通过持续走访中南大学科研团队,建立成果转化项目清单,同时对接园区企业需求,进行“精准撮合”,切实打通成果转化链条“最后一公里”。
目前,依托中南大学技术创立的企业超过1000家,依托中南大学科研人员和技术创办的湘籍上市公司达到8家。“经过6年运营,研发总部已成长为一个集研发、孵化、转化为一体的高水平科技园区。”中南大学科技园及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南大学科技园(湖南)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伍晓赞表示,下一步中南大学科技园将切实肩负起新形势下的使命和任务,重点聚焦中南大学优势学科和湖南湘江新区主导产业,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责编:刘家璇
一审:刘家璇
二审:余蓉
三审:黄京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