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0 17:12:45
新湖南社区频道见习记者 樊芳
“啪啪啪,噔噔蹬。”特殊需要儿童正跟着老师做拍手或跺脚的动作......翻开湖南童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特殊教育资源教材,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便可学习这些图文、视频兼备的内容。特殊教育资源教材不仅有纸质图书,还制作了大量互动游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极大地增强了特殊需要儿童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15年来,在邵彪及其团队的努力下,陆续为特殊需要儿童打造了《听觉障碍儿童言语康复资源教材》、培智教学系统、《发展性障碍儿童学习力提升课程》《发展性障碍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诊断量表》、“童梦融合教育云平台”“童梦智能康复机器人”等系列产品。2022年,邵彪获评2022年第三季度敬业奉献“长沙好人·身边雷锋”。正如邵彪所言:“我很平凡,做的事情也很平凡,就是想为特殊需要儿童的人生提供更多可能性。”
邵彪(右)收到来自湘阴小学的捐赠证书。
修复与自我超越
对于邵彪而言,“清晰地看”是一件有点困难的事情。每当邵彪查阅手机信息时,他的眼睛几乎要贴近屏幕,才能勉强辨认。
邵彪是一名视力三级残疾人,双眼视力仅0.1,伴有斜视。1969年,邵彪出生不久,便被诊断为先天性弱视。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加上家庭环境不好,他的眼睛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最终落下了终身残疾。因身体上的缺陷,在学校时,邵彪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初中毕业后,邵彪选择步入社会打工挣钱。
在那段灰暗但也值得被铭记的日子里,年纪尚小的邵彪筛细沙、拉土方、扛水泥、做钳工,吃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双手经常被磨出许多血泡。
邵彪说,他自小便怀揣着一个军人梦。因视力的缺陷,他无法穿上那身军装。但这份未能实现的梦想,并未让他沉寂,反而成为鼓舞他前进的动力。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从不轻言放弃。在一次次的跌倒与爬起中,身体上的残疾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他的内心变得无比坚韧。他坦言,视力的缺陷不再是束缚,而是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部分,他也收获了勇气与坚持。
“张海迪身残志坚,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人民的故事,给了我很大激励,我也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邵彪如是说。
2009年,怀着帮助更多特殊需要儿童的想法,邵彪创立了湖南童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为特殊需要儿童研发了一系列的高科技、高品质的康复、教育类产品,惠及上千所学校和数万名特殊需要儿童。
做质量过硬的产品,做言行靠谱的人
在邵彪看来,做产品和做人一样,要靠谱。
为解决特殊教育学校和融合学校一线老师反馈的教学压力大、教学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难题,公司经过认真调研,打造了一款国家、省、市、县、校五级资源中心和学校上下联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资源+工具”复合型平台——童梦融合教育云平台。
进入童梦融合教育云平台后,使用者可以轻松地开展管理、测评、教学、教研、培训等日常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资源丰富是该平台的一大核心亮点,人教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生活数学》数字资源、《听觉障碍儿童言语康复资源教材》数字资源、《特殊儿童安全教育》数字资源、《发展性障碍儿童学习力提升课程》数字资源、数百本童书数字资源等极大地满足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在产品售后服务方面,邵彪要求团队做到“全国零投诉、售后三分钟”。因此,公司组建了全国各省的线上交流服务群,使用者有任何问题,只要在群里提出来,立即就有员工回复。正是由于质量过硬的产品、全方位的售后保障服务,公司赢得了全国10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和12所高校的特殊教育学院的信赖。
公司副总裁潘丽感慨,公司成立以来,就算面临再困难的时刻,大家也一直咬牙坚持、不放弃,没有降低产品的品质,并且在不断研发新品,致力于为全国特教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疫情期间,公司响应国家号召,斥资数千万元研发的童梦融合教育云平台面向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需要儿童免费开放,今年该平台也继续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传递善意
电影《少林寺》中,有一句话让邵彪印象深刻:“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邵彪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大量的善意与正能量,只要被唤醒,便能更好地照亮自己、温暖他人。因此他将“心存善意,传递正能量”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2018年,他办理了残疾人证。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其他人,即使身体有缺陷,也能活出独有的风采,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邵彪及其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向特殊教育学校捐赠教学设备和现金。2021年4月,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捐赠活动中,为攸县特殊教育学校捐赠教学设备和资源;2021年6月,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捐赠活动中,为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捐赠9万余元的培智教学系统·四年级上、下各一套;2022年3月,为沅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捐赠价值6万元的学生有声读物和点读笔,用于学生的康复训练;2022年12月15日,为洞口县特殊教育学校捐赠20000元;2023年,结对偏远农村小学少年宫建设,为长沙县江背镇湘阴小学捐赠教学设备和图书……
“这都是一些平凡的事,真的是举手之劳。”邵彪说。通过专业的特殊教育,让特殊需要儿童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合作,这就是他的最大心愿。特殊教育的终极问题就是孩子的就业问题,这是一个人的一生成长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做完后,我们正在研发孩子们的职业教育课程,助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让这群特殊的孩子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也就放心了。”
组稿:张立娟
责编:樊芳
一审:李祯媛
二审:任琼瑨
三审:戴志杰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