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4-11-15 09:27:25
冬天进补正当时。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不足者,温之以气”,那对于需要进补的人群,该如何“巧”补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案例借鉴。
刘女士,56岁,体质偏胖,患慢性膝骨关节疼痛,天气变冷时明显,平素常觉形寒手脚不温,易疲劳乏力。听人说冬天多吃羊肉就不会怕冷,立冬以来每天炖羊肉吃。1周后,刘女士形寒手脚不温非但未解决,膝关节反而越来越痛,还有些“上火”,刘女士心里很是苦恼。
曹同学,女,13岁,体瘦,平素易感冒。曹同学妈妈听说吃牛肉可以长身体,1年多来几乎是每天都会买些牛肉回来,精心烹制。曹同学不仅体瘦如前,而且出现不能多食,稍食多则会脘腹胀,并觉手脚心发热,为此曹同学妈妈倍感无助。
那刘女士、曹同学为什么愈补身体愈“亏”呢?该如何进补呢?
众所周知,饮食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五脏、五时、五体及其病证等密切相关。
“苦味入心,苦味走骨,骨病者勿多食苦”、“麦、羊肉、杏、薤等皆苦”(麦即小麦,薤即藠头),刘女士患慢性膝骨关节疼痛,与苦味不相合,且羊肉温热,性苦入心走骨,故而出现心火亢,膝痛加重。
“粳米、牛肉、枣、葵皆甘”(葵即葵花籽),“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中医认为,消瘦或肥胖都是肉病),曹同学体瘦、容易感冒,过度进食甘味,不但起不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故而出现不能多食,手足心热。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气味相合即为补。刘女士肾精气不足,故而手脚不温,易疲劳乏力。“肾色黑,宜食辛,黄黍(小米)、鸡肉、桃、葱皆辛”,根据“气味相合即为补”理论,刘女士宜食适量的辛味,建议常喝小米粥,多吃些芡实炖鸡煲等。
曹同学,体瘦、容易感冒,属脾胃精气不足。“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根据“气味相合即为补”理论,建议适当进补板栗炖排骨、大豆炖猪肚等。
由此可见,对于冬天需要进补的人群,应当了解并熟知五味所宜与所禁,才能“巧”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郴州市苏仙区妇幼保健院 胡云鹏
责编:袁小玉
一审:袁小玉
二审:梁湘茂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