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三英:当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 “推荐官”

  科教新报   2024-11-11 17:40:59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曾玺凡 通讯员  彭芬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个宝库,师生、家长在门外,宝藏在门内,我们就是宝库的“推荐官”。近日,常德市鼎城区教育局仪电站副站长彭三英说起平台神采飞扬,她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国家发的福利,她和老师、学生及家长们都是平台的受益者。

对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区域内的应用推广,她不断摸索,逐显成效。

发现宝藏: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

2022年3月正值春季开学,各学校有老师异动、请假、退休等,由于每年的教师补充在上年半,所以此时出现了学科教师不足,需要教师转岗的情况,而当时又没有转岗培训。当学校犯愁时,3月28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得知这个消息,彭老师立即登录平台,发现平台上不仅有免费的优质学科资源和主题资源,还有适合教育教学的场景及各类教育教学工具,有空间,有终端、有群组、还提供数据分析。她意识到,学科教师不足,教师需要转岗,不正是需要专业资源的支持吗。连续几天,她都泡在平台,找到了与本区域相匹配的学科资源和主题资源,并推荐给了相关学校。学校转岗教师通过平台课例资源先学后教,结合“双师课堂”的场景,顺利上好了相关课程。彭老师想,平台上有这么多优质资源,如果老师们都学习,再用到课堂,那该多好!于是,在全区开始进行平台的应用推广工作。

困难凸显:注册量少,应用滞后

2023年,平台资源越来越丰富,新课标等专项讲座和课例相继上线,防溺水、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资源都有了更新;平台功能越来越完善,提问、群组研修的功能越来越智能,特别是在线组卷、交互式课件制作等。若区域内的教师、学生、家长都能应用平台支持教育教学,支持学生发展,那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了。可现实是师生、家长们对平台的使用频率并不高,通过后台用户注册和应用数据发现,区域内注册的用户非常少,应用就更少。为什么宝藏平台大家不愿意用?为进一步了解情况,彭老师对部分教师代表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校的分管校长、教师、家长进行了电话访谈,有校长说不知道平台具体有哪些作用,以为是老师们培训学习的平台,没有在意;有校长说以前没用过,不熟悉,不知道怎么用;有家长说平台上的资源不知道能做什么……老师们、家长们说的是事实,缺少分层分类的精准应用引导。

迎难而上:多种方式推广应用

平台与师生、家长之间就像隔着一扇门,如何把这扇门打开?彭老师想了很多办法,一是通过朋友圈播报。每次平台公众号有功能更新的推文,她会第一时间实践,确定功能更新的情况,并发朋友圈实时播报,向老师们介绍平台的实时更新,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等。如平台上课件的在线编辑功能。一直以来,老师们都以为平台上的课件只能观看,不能编辑。而实际上,课件是可以在线编辑并保存到存储空间的。彭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闪动的光标告诉您,课件是可以编辑的”,并附上操作路径。二是向不同学段的教师、家长介绍平台能提供哪些帮助等,只要有机会,彭老师都会面对面告诉她们如何应用平台进行学习。在一次交物业费时,收费员正好是一位六年级学生家长。她向彭老师咨询,说现在多个补习班都在招初中预科生,是否需要去报班。彭老师告诉她,平台上有免费的优质课,如果孩子能听懂,则可以考虑在家预习。随后,彭老师引导家长在手机上操作,并告诉家长除了课程,还有导学案、习题以及答案解析等。过了一个月左右,又遇见这位家长。家长告诉彭老师,平台有好多课程,而且还有家长学习的课程,让她和孩子在暑期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效果特别好。以上方法虽然有一些效果,但影响的群体太少。

初显成效:教师来当“推荐官”

2023年4月,湖南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2023年5月常德市教学仪器站印发《关于组织常德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培训的通知》。2023年5月26日,彭老师有幸参加湖南省电化教育馆举行的平台专题培训。省、市政策与技术的支持让彭老师对于平台的应用推广有了更多的支持。这时,彭老师开始思考,有没有投入不大但又能让师生、家长学会并喜欢应用平台的方式。彭老师在网上查看了关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所有文献,并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对比,有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有平台场景应用的研究,有平台资源的研究等,但没有如何为不同群体定制应用的。针对师生、家长在应用平台过程中的问题,彭老师从时下产品营销的“直播带货”模式进行思考,实质就是由主播来当产品“推荐官”,将产品的特点、优势等展示出来。

彭老师想,是否可以将平台中的资源、场景等当成产品,请专业人员来介绍?就这样,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直播带课”雏形形成。有了想法,干劲就更强。下载了多个APP,探索了各类短视频的优势,并结合对象,进行了初次策划。当时,经费不足,设备不齐,没有人员,但只要想做,肯定有办法。正好当时有一个机会,可以在利旧的基础上购买一套适合直播带课的主设备,即一体机和抠像系统。没有提词器,就用几台旧机器拼成一台提词器,没有直播设备,就先借用,根据直播平台的原理,自行探索了将系统接入视频号的方法。没有人员,就发布招募令,按“1+N”的模式招募相关人员,“1”为学科指导力与影响力,“N”为妆造、场务、技术、脚本等其他能力。

就这样,在彭老师的策划下,由教师组成的“直播带课”团队成立,主播、主持、场务、灯光、技术等都由老师们来担任。当时正值6月,为溺水事故高发期,鼎城区大部分学校在湖区,又有多所城区学校临江,给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班会课等都开展了,但家长的防溺水意识依然有待提升。为让防溺水意识深入到每一位师生、家长的心中,她们将第一期“直播带课”的主题暂定为与防溺水有关的主题。后经过直播团队对不同师生、家长访谈及论证,防溺水意识确实需要加强。由此,她们开始设计、策划相关内容,最重要的是“带课资源”与人员确定。经过对需求的精准分析,她们选择了平台“湖南频道”“生命与安全”栏目中的“防溺水”专题,嘉宾为区教育局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局长,主持和主播老师为临江学校江南小学的教师,其他人员则在团队中选取。第一次直播压力很大,虽然连续两晚的彩排都到凌晨,但直播当天有5万多人在线观看,为全区师生、家长上了一堂防溺水的专业课程,而且通过带课内容,将师生、家长引导到平台上学习其他安全课程,包括道路安全、居家安全等。

由此,鼎城区教育局“直播带课”活动正式开始。一年多以来,根据师生、家长的需求,定制了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幼小衔接、课前预习、手机管理等6期“直播带课”活动,彭老师自己也当了平台资源“孩子放不下手机怎么办”的“推荐官“,通过“推荐官”的精彩推荐和平台资源的精彩呈现,线上共计14万人观看,有效解决了师生、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

近期,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集中上线了新教材的相关资源和“学党史 树理想”“铸魂”“中华经典资源库”“声声入耳”“中国古代100位科学家故事”等5个系列总计597集主题教育优质音视频资源。彭老师说,当前平台的优质资源不仅通过“推荐官”以“直播带课”的形式通过教师终端、教室终端、家长终端送达到了师生、家长手中,她们还设立了基地校,采用“平台+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方式,将平台资源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深度融合应用,集中致力于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责编:曾玺凡

一审:曾玺凡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