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01 07:41:41
文|贺秋菊
电视剧《小巷人家》讲述了时代变迁中生活在苏州小巷中的三个家庭、两代人跌宕起伏的成长故事。小巷作为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记忆空间,承载了活跃其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发展与拆解,构成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时代潮声的涌动终归于小巷。
在《小巷人家》里,小巷作为重要的艺术空间,极富年代感。离开小巷住进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公寓楼的现代都市居民大概都会被小巷带来的空间怀旧与情感共鸣唤醒。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大型棉纺厂改造了一条小巷,分配给职工做宿舍。三个家庭、两代人的故事就从小巷内分房子开始。
《小巷人家》剧照。
叙事从大型国有棉纺厂破墙开店到不得不以布代工资、技校毕业的小敏不再直接分配进棉纺厂、老职工被迫分流下岗,从职工小巷分房到优惠购买自住房、第二代小巷居民购买商品房,从街上出现卖搪瓷盆等生活用品的商贩到李一鸣办理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李婶小卖部开张、林武峰南下广州谋生、宋莹离开棉纺厂南下开早餐店,从庄图南、庄筱婷、林栋哲、吴姗姗、向鹏飞等小巷童年伙伴到求学、就业、爱情婚姻以及事业前途命运,从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自行车到电冰箱、小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教育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不断改善、居民生活观念的发展变化在小巷里得到了具象化的体现。与其说导演在建构一条苏州小巷,不如说是在小巷中展开了一个大时代,时代社会发展浓缩在小巷的家常日子里。
紧紧抓住房子这一承载着小巷家庭生活、社会变迁、个体成长的独特空间,并以此推动叙事构成了《小巷人家》的重要叙事特点。房子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生活空间,家庭所呈现的复杂关系常被蕴于房子中,并通过房子的变化进行空间表征。棉纺厂分宿舍的时候,林家有林家的策略,庄家有庄家的办法,吴家有吴家的理由。分到宿舍以后,几个原本千差万别的家庭被动放置到了同一个空间,个体在原有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碰撞、磨合,并由此构建一个属于小巷的独特空间格局。各安其居的过程中,各家又因家庭成员对房子需求的变化而面临着新的空间问题。比如,庄家的公婆紧紧盯着小院,远在贵州的小姑子庄桦林也抱着一丝希望,想把儿子塞进来。吴家一家五口本就生活逼仄,下乡的小姑子带着女儿偷偷回城要在此落脚。都市化发展颠覆了传统人的居住方式和生活观念,房子作为个体与城市的链接,指涉的是城市人的身份认同。《小巷人家》没有谈及庄家、林家、吴家过去的生活空间,事实上他们同样是远离过往生活的小巷新移民。在经历了心理上的适应与空间上的认同之后,开始以空间主人的优越感对待小巷的他者。
在房子处理的问题上见出人间真情冷暖。庄图南考上了同济大学建筑系,腾出了房间,远在贵州的外甥向鹏飞终于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住进了小巷。林武峰兼职被举报后愤而辞职,南下发展,不久后,林家举家迁往广州,腾出了更大的空间。庄家公婆和吴家紧盯着这些房子,甚至不择手段获取、占用。吴姗姗因学历和家庭背景所限,工作调动举步维艰,将希望寄托在弟弟小军身上,竭力为弟弟争取林家的房间无果。在认命后她选择了嫁给厂长之子,堂而皇之地借住进了林家。庄林两家的合力保住了林家的房子。随着庄筱婷、林栋哲相继考上大学,小巷的空间再次得到释放。
小巷作为空间实体承载了暗流涌动的情感与矛盾,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塑造着每一个人。紧凑的小院、逼仄的房子让观众获得社会认同和时代共情。当人物关系铺陈在有限的空间内时产生了丰富的戏剧张力,并构成剧情向前发展的动力。因职工分房挤在同一屋檐下的三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家庭中两代人构筑起多组复杂的人物关系,既有传统的姑嫂、夫妻、兄妹、翁媳间关系,还有同事、邻居、同学、校友等多重关系的交织展开。起初,庄家孩子学习勤奋自觉,林家孩子调皮捣蛋,吴家则每日为家庭琐事争吵不休。黄玲和宋莹、庄超英和林武峰,既非血缘亲情,性格和知识结构也非同类,是小巷的共同经历与承担让她们增进了理解、尊重并渐生默契。当黄玲被公婆欺负、为丈夫孩子所不理解时,宋莹仗义保护,帮助她走出困境。同样作为女人的张阿妹则因其不能走出小我终于只能在眼前空间挣扎。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几位女性的塑造并不苦情,而是充分地让观众参与她们的成长,既不一味地委曲求全,也不盲目愚忠愚孝。原本逼仄的小巷由此获得精神上的延展。
空间的延展与释放是个体、家庭成长以及社会发展的表征。庄母黄玲在林栋哲租住的公寓楼内终于承认离开小巷的孩子过上了更好的生活。随着房屋商品化的发展和公积金政策的实施,长期为空间所困的大学生李佳为了彻底摆脱命运的安排,通过个体的奋斗,终于成为第一代在上海购买商品房留沪大学生。借住舅舅家的向鹏飞自己赚钱在苏州给自己和父母买了房子,留沪工作的庄图南、林栋哲也都相继买了房子。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和进城人员可以拥有自己的商品房,成为空间的主人,但父辈们却期盼着孩子们回到自己身边,回到小巷。从表层上看,两代人试图改变生活现状、离开小巷,但小巷逼仄的生活又隐喻着一代代人必然面临着一代代的酸甜苦辣和平淡琐碎,这是一个时代共同的精神漂泊与成长。
小巷是两代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他们的爱恨情仇发生在小巷,失落也在这里。逼仄的生活让拥有更多机会的第二代小巷人渴望逃离,小巷因此构成了新的梦想出发地。庄老师在两次参加高考阅卷以后,自行印制高考真题卷,由此获得不菲收入。因为初始学历不高,他把考大学的梦想放在孩子们身上,由此展开了一系列鸡娃行动。小巷唯一的高才生、压缩机厂的技术骨干林武峰成为我国第一批家电生产企业的重要技术专家。几位纺织厂的女工也成了工人骨干。庄图南在苏州塔下捡起旧瓦片的那一刻,他就注定和他父亲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每一代中国人都可以在《小巷人家》中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成长,看见大时代。
责编:蔡矜宜
一审:周月桂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