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鱼菜共生”开启富农新模式

  新湖南客户端   2024-10-28 17:55:0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欧阳霞林

走进大棚,每个50平方米的池子里,养鱼2500公斤以上;池子旁边的立体架上,一排排蔬菜绿意盎然。一把食投进水池中,满池鱼儿扎堆活蹦乱跳争食。日前,在双峰县花门镇大石玉村湖南晨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笔者在“一亩通”鱼菜共生项目示范基地见到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种养生产场景。

该鱼菜共生基地,采用高密度养殖和立体种植相结合的工厂化农业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和单位面积产能,达到每立方水体年养鱼上百斤。高产带来高效,养殖大棚亩产能突破50万元/年,种植大棚亩产突破20万元/年,基地可以实现每年10万元/亩以上纯利润,还不包括研学、观光、采摘等其他收入。

创办这家公司的赵芝红、贺建成夫妇是花门人,原在广东与人合伙创办塑胶厂。事业上有所成就后,他们就常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拥有的相关知识、积累的经验及各种资源回乡创业。

2019年,他们回乡投资1000余万元创办了湖南晨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了“一亩通”鱼菜共生项目示范基地。公司与湖南农大等高校合作,培养了一支精干的研发团队、种植养殖技术团队和营销团队。其自主研发生产的自动化设施,将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和高密度立体种植进行集成,构建新型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立体种植同步的完美结合,做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鱼供肥、管理智能化、零污染零排放。

赵芝红介绍,“一亩通”鱼菜共生项目是高效高质农业的代表作,做到了一亩水面年产鲈鱼、鸭嘴鱼等各种鱼类2.5万公斤,一亩蔬菜大棚产有机生态蔬菜3万公斤以上。产量是传统养殖业的30倍,传统种植业的3倍以上,且较传统养殖节水约80%。基地的鱼和菜经过权威机构检测,具备“五零一非”(零农药、零化肥、零除草剂、零激素、零添加剂,非转基因)优势,且鱼的氨基酸含量比普通养殖鱼要高出20%以上。

项目的稳步推进,源于对技术的不断探索、创新与突破。基地创建5年中,先后拿到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14项。2022年,公司获授“中国生态循环农业行业民族品牌”,同年获授“国家高新技术”牌匾;2023年,获湖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颁发“科技小院”牌匾;今年8月,娄底市人民政府授予其“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让技术转化为新农业高质生产力,广泛造福社会,是赵芝红夫妇最大的梦想。

经考察,在帮扶队支持下,神冲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40万元与湖南晨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涟源市旭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占地面积2亩,于2023年2月正式投产。基地的建成,给村集体带来了可持续性的稳定收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了村里20个人的就业。目前基地运营良好,每年可以创收100万元左右。

据了解,“一亩通”鱼菜共生系统基本不受地域条件、气候环境和地理地貌影响,种养规模可大可小,解决了传统农业项目存在前期投入大、占地面积广、管理难、人力成本高、单位面积产出低的局面。其可移动小型系统甚至可以应用于家庭、餐馆等,做到让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养鱼种菜之乐,品鲜鱼鲜菜之美,也可按个体或规模企业量身定制,充分满足不同规模养殖者的需求。在供应设备的同时,可以提供一整套完善成熟的技术,携手种养户共创财富,打造生态农业创业孵化平台。

责编:姚昕玥

一审:姚昕玥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