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 胡慧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0-15 17:12:5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周文 胡慧强
近日,走进上甘棠村,家学讲堂里书声琅琅,谢沐河旁游人如织,屋场会内集思广益,好一幅绝美的“甘棠画卷”。
上甘棠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湘南小村,位于永州市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的夏层铺镇,村庄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上甘棠村“忠孝廉节”石碑
漫步上甘棠,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好似一个保存完好的农业社会“活化石”。村内现存有湘南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且保存完好的民居200多栋,贯穿全村的是一条由青石板铺成的石板道。
村里大部分房屋为晚清建筑,高大的风火墙,严整的纵深布局,考究的中轴对称,大面积的青水墙面,冠以起伏变化的白色腰带,缀以门庐、漏窗,四周突起的马头墙,具有典型的湘南建筑特征。上甘棠周氏族人在此定居,延续40多代,其村名、村址和居住家族一直不变,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罕见。
近年来,上甘棠村打造了“甘棠廉洁文化研学路线”,以列入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契机,创新“廉洁文化+绿水青山”文旅融合模式,先后建设仰濂书院、廉洁长廊、家学讲堂等。
漫步村内,步步有“廉”景、处处有“廉”意,游客通过吃廉餐、住廉房、赏廉景、听廉课、研廉学,全身心体验清廉文化。今年共接待来自广东、广西、江西和省内30余所学校的研学团队40批次2万余人。
2009年5月,湖南省文物局将上甘棠村列为全省首个“文物大保护、大利用”示范点,投入200万元创建了湖南省首家村级博物馆——上甘棠博物馆。工作人员尹倩介绍:“博物馆通过实物、文字、图片、音像等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将明代的文昌阁,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群,宋至元时期的月陂亭碑刻及铁铺、酒肆、豆腐坊等村内文物古迹,‘搬’进了博物馆内,全方位展示古村的村史文化、民俗风情,为各地游客了解上甘棠村提供了便利。”
上甘棠村家学讲堂
上甘棠是湖南省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村落之一,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第一批传统村落”。2012年8月被评为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13年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1年11月,入选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
上甘棠村的步瀛桥
如今,上甘棠村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休闲、旅游、农家乐”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格局。2023年,全村种植香芋、沃柑等特色果蔬1000余亩,人均增收5000余元。全村农家乐、民宿客栈、特色小商户由3年前不足10家发展至现在的52家。2023年共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实现增收8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三年前的5万元跃升到现在的20万元。
责编:黄柳英
一审:黄柳英
二审:刘跃兵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