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崇 苏卫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0-07 09:04:0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元崇 通讯员 苏卫平)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评审结果近日揭晓,吉首大学共有12个项目成功获批立项,立项总数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立项项目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学术前沿。
近5年来,吉首大学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4000 余项,这些课题80%以上均立足于大湘西地区和武陵山片区,着重围绕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精准扶贫等现实问题开展研究。
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以区域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为重点,其中民族历史文化、民族语言、沈从文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经济等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被各级地方政府决策采纳。学校助力老司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助力湘西州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连续5年发布连片特困区脱贫报告蓝皮书,这些都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围绕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为己任。学校专家团队选育的“米良1号”猕猴桃,被农业部门确定为扶贫开发推广品种,在全国16个省市推广栽种。在湘西州,仅猕猴桃的产业化就帮助20余万名农民脱贫致富。在多年研究武陵山区生态环境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带理论”——气候上的微生物发酵带、土壤中的富硒带、植物群落的亚麻酸带,为武陵山区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仅湘西州的“三带产业”就达30余家,年产值达120余亿元。
责编:杨元崇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