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30 09:54:14
湖南日报通讯员 戴仲富 刘开颜 刘中军 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9月27日,2024中国黑茶大会·茶祖节暨第六届湖南(益阳)安化黑茶文化节在安化县东坪镇举行。在这场茶界盛会中,“烟溪红茶”首次以整体形象惊艳亮相,搭建起了典雅、庄重、大气的“烟溪红茶”展馆,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众多目光。茶客络绎不绝,“烟溪红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这场盛会中悄然绽放,深深地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烟溪红茶,“湖红”代表的辉煌历史
“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茶为国饮,湖南为先”,湖南产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底蕴深厚如渊。在“烟溪红茶”展示区,天茶茶叶有限公司的夏敏向大家娓娓道来安化烟溪红茶的辉煌过往。“湖红”作为“湖南红茶”的简称,安化烟溪乃是其发源地之一,创始于1854年,与安徽“祁红”、福建“建红”并驾齐驱,成为中国三大正宗红茶之一。
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安化为代表的湖红工夫,便凭借其独特卓越的品质,闻名遐迩于中外,畅销无阻于欧美,并在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荣耀加身,光芒万丈。“安化茶叶源于唐,兴于宋。茶亭古街、茶铺商栈、风雨桥、毛板船、采茶歌、采茶舞……”烟溪红茶叶开发有限公司的夏健康介绍。
创新驱动,“烟溪红茶”的发展动力
茶经有云:“上者生烂石”。烟溪茶园的土壤多为冰碛岩风化后的烂石之地,这种土壤黏沙适度,呈弱酸性,有机矿物质含量丰富,极其适合茶树茁壮成长。烟溪人对茶饱含深情,靠茶为生,爱茶如宝,敬茶若神,他们精心栽培茶树,细心呵护每一片茶叶。尤其是在采摘制作环节,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操作,并且成立了行业协会,制定了“烟溪红茶团体标准”。在这片土地上,先后涌现出天德润农业、天茶茶业、烟溪茶业、五都红农业等众多行业知名茶叶企业。
天德润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志英传承了父辈的制茶手艺,成为天德润农业的制茶技术员。2012年,她成立天德润农业有限公司,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2023年还新建千亩魔芋基地。特别是“紫爵”红茶,有着与传统茶叶截然不同的清新甘洌,在生产工艺上,突破了传统茶叶生产加工的固有局限,减少了多工序加工过程中茶叶原生态营养成份的流失和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里固有营养成分,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茶叶中原生态的鲜爽口感。天德润茶业工作人员说:“鲜茶给人的口感纯粹自然、清润甘美,有机健康是我们的初衷。”
天茶茶业有限公司也携“天茶村”“天茶红”品牌系列产品在展会上大放异彩。据悉,“天茶村”、“天茶红”商标为湖南省名牌产品、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知名品牌,其生产的红茶产品连续三届获得“潇湘杯”金奖、“中茶杯”深圳国际茶王赛金奖,荣誉满满,实力非凡。
融合发展,“烟溪红茶”助力增收致富
党的二十大以来,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安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培育安化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提出打造“烟溪红茶”品牌的决策部署。各级农业部门、茶叶龙头企业、行业组织积极主动作为,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成效显著。
烟溪镇镇长龚坚强介绍,烟溪镇在以红茶种植、生产加工为主的农业种植基础上,创新推出了茶文化旅游休闲的概念,规划形成占地约5000亩、以红茶为特色的综合型现代农业观光度假园。目前已建成的烟溪红茶博物馆、烟溪红茶产业园、烟溪天茶园,规划建设的天德润茶、农、旅生态产业园、天德润红茶馆、民宿度假屋、康养中心等已进入设计期。
“烟溪茶产业是当地居民特别是贫困户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带动农户达3700多人,其中贫困户有750多户。”烟溪镇党委书记谢昂满怀期望,希望通过各方努力,整合资源、抱团发展,让烟溪的茶叶产业形成自己的品牌,走出湖南,走向世界,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让“烟溪红茶”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责编:李成辉
一审:李成辉
二审:邹仪
三审:刘建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