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新质生产力赋能 优质品牌粮增效

何云龙 田祖庆 陈永星 姜正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29 16:32:4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何云龙 田祖庆 陈永星 姜正红

929日,安乡县种粮大户张祖军在黄山头镇种植270晚稻开镰收割。他今年早稻平均亩产630公斤(湿谷),晚稻平均亩产500公斤湿谷,实现两季双丰收。张祖军表示,晚稻收割之后,马上播种紫云英,培肥土壤,为来年丰收做好准备。

安乡县黄山头镇晚稻开镰收割

安乡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产大县为国多种粮、多产粮一直是安乡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最硬的政治决心。今年,安乡通过五个方面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使全县粮食单产和总产较2023年均有提升,其中预计平均单产达457.44公斤/亩,较2023年提升1.13%;预计总产达33.29万吨,较2023年增产0.49%

农田小改大,要素新配置

安乡是湖区平原县,地势平坦、一马平川,非常适宜于农业粮食作物规模化生产。早在20世纪60年代,安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园田化改造,耕作条件得到较大提升。

近年来,安乡县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规划设计、严把关键环节、实行建管并重,努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优质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生态美丽、生产便利的高标准农田61万余亩。

特别是2023年,探索推进1.6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小田改大田,采取确权不确地和村级集体流转回收、高标建设改造、再次流转经营的模式,实现一丘田、两次流转、三方受益,实现土地要素新配置土地效益最大化,得到广泛认可

2024年,全县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正在全部推行“小改大”,将为粮食生产的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奠定坚实基础。

育秧工厂化,服务新业态

为适应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需求,安乡近年来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和社会化服务,共建设育秧大棚面积500,可满足5亩大田的集中育秧需求。

今年初,安乡遭遇近60年来最为严重的冰冻灾害,育秧大棚遭受严重损坏,为确保今年早稻任务圆满完成,安乡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支持、育秧主体快速恢复重建,13.9万亩早稻集中育秧任务全面完成,为夺取早稻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据统计,今年早稻平均亩产402.3公斤,效果明显好于往年。同时全面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粮食生产十代服务受到广泛接受,比如今年9月实施一喷多促社会化服务,对缓解持续高温干旱对晚稻影响起到良好效果,预计今年晚稻平均产在430公斤左右。

安乡县中金农业早稻归仓

推广稻稻菜,探索新模式

探索高效种粮新模式,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是多种粮、多产粮的有效途径安乡经过不断探索,找到了稻稻菜这种既能扛牢米袋子,又能提稳菜篮子,还能鼓起钱袋子的新模式。

截至目前,全县稻稻菜面积发展达到1.2万亩,亩均年产稻谷约900公斤、菜薹等蔬菜产品约1700公斤,亩效益较传统双季稻模式可增收约2000元。2023年,安乡成功承办中国·安乡 南方冬闲田菜薹轻简化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与交流研讨会,不与粮争地的稻稻菜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该模式所生产的优质大米、菜薹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特别是安乡菜薹受到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端市场的青睐。

2024年,安乡将组织召开中国·安乡 南方冬春蔬菜产业博览会,进一步推介稻稻菜模式和安县菜薹品牌。

倡导稻田+”,涵养新生态

安乡既是产粮大县,也是生态水乡,做好水稻与水乡的结合文章,大力发展独具水乡特色的粮食产业,是安乡多产粮、产好粮的又一有效途径。

近年来,安乡大力畅通水循环,强力推进河湖连通工程,使境内江河、湖泊水系生态自然连通、自然循环,同时大力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真正实现河湖连通、渠溪相连,为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稻鸭综合种养为主的稻田+”生态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5万亩,年产优质虾稻近10万吨,优质稻虾4万吨。稻鸭综合种养4万余亩,年产优质鸭稻近3万吨,安乡县黄山头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今年,县夏秋两季遭遇较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但得益于良好的水生态系统高效的稻田+”模式以及到位的技术指导,一季稻受高温干旱的影响并不明显,据测算平均亩产约为510.5公斤,2023年增加5.1公斤

打造一粒米,树立新品牌

今年,安乡县委、县政府将一粒米作为全县全力打造的五个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优质量、树品牌、提效益,正在努力将粮食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

一方面,依托天然无镉土壤,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和绿肥种植,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同时推广适合本土的优质水稻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可塑化监管,确保了粮食品质优良。

另一方面,全力打造潺陵稻香大米公用区域品牌。在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建设了6潺陵稻香高标准示范基地;培强加工主体,县域内大米年加工能力达9万吨,保障潺陵稻香大米的有效供应;今年9月中旬,潺陵稻香大米品牌新品发布会成功召开,潺陵稻香正在阔步前进,努力实现安乡优质水稻的加工增值和品牌溢价,真正让种粮农民不吃亏、多受益。

责编:车德红

一审:车德红

二审:鲁融冰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