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25 16:40:2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陈大山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近年来,慈利县不断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组织支持青年干部走进11所乡镇中学和其他教育基地,创新开展“扶苗行动”,持续在“育苗”“正苗”“护苗”上下功夫,倾力为山区教育帮扶注入“青”力量。
用心“育苗”明初心
以“中国红”点燃爱国热情。三官寺土家族乡驻村选调生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袁任远故居,创新开展“童心绘红韵”实践活动。在重温袁老千里寻党、全家革命、一生清廉伟大故事的基础上,借手抄报、书信、剪纸等手工作品,引导孩子们勾勒出自己心中的“那抹红”,让红色文化浸润心田,“爱国种子”生根发芽。
以“华夏黄”传承劳动精神。为有效转变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杨柳铺乡驻村选调生立足传统文化,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吟诵劳动诗词、讲述劳动故事、制作手工灯笼……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感悟先辈精神,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
以“青春绿”描绘璀璨理想。“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为鼓励山区孩子树立目标,认真读书,杉木桥镇驻村选调生走进杉木桥中学,以“青春理想”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心得。并通过“与自己对话”互动环节,引导孩子们谈理想、讲困惑、话未来,坚定信心,朝着梦想扬帆起航,奔赴美好未来。
用力“正苗”定航向
“云边信箱”开启心灵之旅。南山坪乡驻村选调生携手当地中学开展“云边来了一封信”活动,鼓励孩子们通过“来信盲盒”倾诉自己的小故事、小情绪,小秘密……并通过“回信能量”与孩子们交流对话,引导其正确面对学习生活,增强应对一切的心理韧性。截至目前,该活动已帮助4名学生摆脱不良情绪,重获向上信心。
“农家书屋”增强综合素质。“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三合镇驻村选调生为帮助广大学子培养艺术爱好,提升人文素养,将儿童音乐会搬进农家书屋,让孩子们在村内就能学习京剧基本功,感受中国传统乐器的魅力。据悉,该活动目前已举办7期,共吸引17村600余名学生参与,切实丰富了山区儿童的业余生活。
“禁毒灯会”助力健康成长。高峰土家族乡驻村选调生以中秋节为契机,联动乡司法所走进中学校园,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并将禁毒知识融入灯谜之中,让孩子们在互动问答中学懂弄通“什么是毒品”“毒品有什么危害”“如何识别并远离毒品”,不断提高未成年人识别防范外部危害的能力。
用智“护苗”照未来
“面对面”讲法治。二坊坪镇驻村选调生立足专业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引入“漫画教学”,给二坊坪中学在校学生讲授“开学法治第一课”。将防性侵、拒欺凌方面的真实案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故事,使复杂难懂的法律条文易于理解,便于记忆。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学法的兴趣,更教会了他们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手把手”教消防。广福桥镇驻村选调生以亲身经历的校园火灾案为引,详细讲解了火灾的基本理论、常见消防设施、灭火方法、火灾预防与应急处置等内容,带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如何使用校园内的灭火器材,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科普小课堂”,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燃”。
“实打实”反电诈。象市镇驻村选调生依托“网络安全进校园”专项活动,生动形象地为学生们讲解了网络诈骗的类型与防范方法。同时,发挥计算机专业特长,制作AI换脸程序,现场展示AI换脸骗局,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揭秘背后的技术原理,帮助学生们用前沿的科技知识武装头脑,抵御不法侵害。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下一步,慈利县还将牢记重要嘱托,创新帮扶举措,鼓励引导全县青年干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城乡困境儿童和学习成长相对落后的学生,用温暖守护童心,用爱心呵护成长,竭力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责编:田锐
一审:田锐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