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人大的故事④|重拾人大工作二三事

赵正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13 12:57:07

■赵正乐

1988年夏天,国务院批准常德地区撤区建市。常德市人民代表大会组建于那个火热的季节。

是年7月,我从常德市教育局选调到常德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后改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那年32岁。

1988年至2016年,我在常德市人大工作28个春秋,担任22年市人大代表。从科长干到常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退休。弹指28年,岁月如流,往事如烟。但行进中总有足迹,平淡里不乏故事。在省市人大征文之际,机关老干科领导嘱我写篇文章,于是乎,重拾人大工作二三事:

把一篇批评报道塞进三级干部大会的文件袋里

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启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伟大工程。1994年12月,常德市政府组织对首批申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乡镇评估验收。稍后,常德市教育局负责同志告诉我:鼎城区蔡家岗镇经济发展较好,但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师工资已拖欠数月。请你带常德日报社记者去采访调研,实施舆论监督。我作为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深感责任所在,义不容辞。

1995年1月13日,天寒干冷。我带常德日报社2名资深记者驱车蔡家岗镇,分别采访了镇党委书记、镇长、联校长及教师代表,实地察看了中学办学条件。实际情况如评估验收组说。我们感到事态严重,必须敲响警钟。

1995年1月14日,《产值过亿元,教育不合格》在常德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并配有《教育理当先行》评论员文章。当天,正值全市三级干部大会报到之日。我和教育局刘局长合计,在常德日报社购买当天报纸500多份,经与三级干部大会秘书处商议,把这篇批评报道塞进了每位与会领导的文件袋里。一石激起千重浪。有抱怨,但更多的是赞扬和激励。自此,常德市各级领导把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常德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前实现,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把一名省市人大代表推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

2001年,全国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蔚然成风。这年7月,中国作家协会与《人民文学》杂志社联合在全国开展以《“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为题的报告文学征文活动。看到这样的信息,我立马想起了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陈建教。我作为省作协会员,感觉有责任、有能力、有理由去宣传这名代表。

当年9月,我去石门县太平镇采访陈建教同志。走进他的办公室,我发现数十个笔记本。他笑着对我说,这就是我当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和镇人大主席的全部记录。我细细一数,58个笔记本,叠起来足有两米高 。它记录着陈建教同志对来访群众7900多人次的要求,记录着他为解决老百姓疾苦深入调查660多次的报告,记录着他向各级人民政府提出的1350次建议。翻阅这些笔记本,感从中来。我以《58本民情笔记》为题,写了一篇数千字的报告文学,重点推介了陈建教同志“牵肠挂肚是学生,点点滴滴总关情”“伸张正义为人民,千分辛苦万分爱”“技术扶贫求发展,工作学习两不误”等几个方面的典型事例。文稿投到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收到稿件即电告:来稿收阅,等候评选通知。

2002年5月,接到人民文学副主编通知:《58本民情笔记》已评为优秀稿件结集出版,请你和陈建教同志7月上旬来京参加颁奖大会。当年7月6日,我和陈建教同志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颁奖典礼。陈建教同志登台领取“三个代表忠实实践者”奖牌;我捧回报告文学优秀奖奖杯。

把一份《教科文卫通讯》季刊免费交流到祖国四面八方

2006 年,我想到了如何同全国地市级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交流工作一事:要同各地交流,必须有一个平台或载体。于是,想到了办刊。说干就干,立马行动。我们到文化部门办了内刊登记证,物色到了精明排版编辑人,筹措了办刊经费,我从家里腾出一间房作为排版编辑室。功夫不负有心人。《教科文卫通讯》创刊号于2007年3月面世。

自此,全国地市级人大教科文卫工作第一个交流平台迎春吐芳。本刊以“指导教科文卫工作、沟通社会发展信息、服务广大读者群体、打造形象展示平台”为宗旨,开设“法规导读、工作交流、典型推介、文学园地”等 10 多个栏目。刊出三期后,赞扬声不绝于耳,来访者络绎不绝。我们通过办刊,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有力地促进了教科文卫工作。此刊续办10年,因政策原因随我一同退休。

(赵正乐,常德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退休干部)

责编:李杰

一审:李杰

二审:鲁融冰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