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 教育兴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10 18:36:5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戴鹏

9月9日,邵东市流光岭镇第四届奖教奖学暨“五十佳”表彰大会,在流光岭中学大礼堂隆重举行。

大会开幕前,流光岭中学空旷的操场阴凉处,没有老师看守,却有三十多名学生坐在凳子上,或看书、或写作业,鸦雀无声。

流光岭中学教师刘敏连看着这些学生,欣慰地说,这里面有些是成绩拔尖的学生,有些则是成绩暂时落后的。他们利用午休的时间,自觉地在操场上把每天不懂的问题讨论清楚。

在流光岭,尊师重教是有传统的,每个学生家长都觉得只有读书,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

“今年我们镇参加高考的学子有4人被985院校录取,3人被211院校录取,3人被双一流院校录取,另外还有14人考取了研究生。”流光岭镇党委书记刘小荣说,这些学子不乏被国内顶尖学府录取,比如申楚涛考取清华大学,尹梓旭考取国防科大,禹涵考取上海交大。

一个偏远乡镇如何能培养出这么多大学生?

刘小荣介绍,祖辈们一直秉承耕读传家、重教启智的传统,只要孩子愿意读书,砸锅卖铁也要供养,是全镇人的共识。

正是因为有尊师重教的好传统,家长们勤劳苦干供养学生。在流光岭逐步兴起了“不比金,不比银,就比家里能出人”“不比楼房比学生,不比财产比希望,不比排场比教养”的风气,村民们都以子女全面发展、学习好、素质高为荣,学生之间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攀比”之风下,流光岭镇差不多每年都有10余人考上大学。每逢寒暑假,回乡的大学生们都义务对中小学生进行学习辅导。

崇文重教润乡风。

自2021年以来,流光岭镇连续举办四届奖教奖学暨“五十佳”表彰大会,以评选为契机,向全镇居民发出呼吁,让大家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培养、加强家风塑造,在营造向学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中践行“爱我邵东”,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4年来,流光岭镇共评选130名先进示范典型,表彰150户“道德模范”家庭,136名“爱岗敬业”教师、159名“品学谦优”学生。让勤俭节约、以德治家、许党报国的忠孝文化在群众中落地生根,让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求真学风成为基层治理新风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

通过示范引领,流光岭镇已经营造了“尊师重教”,“向学”、“向上”、“向善”的良好学风,弘扬了“仁爱孝悌”好家风、带出了“谦和好礼”好民风,发挥榜样力量,让勤俭节约、以德治家、许党报国的忠孝文化在群众中落地生根,让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求真学风成为基层治理新风尚。

流光岭镇的全体党员干部也以先进为楷模,做到清白做人、勤俭持家、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带头移风易俗,使流光岭镇的党风政风清正明朗、积极进取,乡风家风学风更加淳朴向上。


【短评】

崇文重教是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诠释

戴鹏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流光岭镇奖励优秀师生、表彰“道德模范”的做法值得点赞。

流光岭镇连续4年隆重举办奖教奖学暨“五十佳”表彰大会的现象,不仅窥见了该镇浓厚的崇文重教氛围,这也是对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有力诠释。

“爱我邵东”不是一句口号!

实现乡村振兴,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参与乡村振兴实践,这些奖励将为更多优秀学子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成为他们回馈桑梓、造福家乡的强大动力。

责编:戴鹏

一审:戴鹏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