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4-09-09 12:02:36
丁玲莲花学校 苏相庆
一、引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提升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报告旨在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通过“三维”策略——优化作业设计、开发品质课程、加强家校合作,来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双减”政策旨在推动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优质的课后服务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三维”提升策略
1. 优化作业设计
多元化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兴趣,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如口头型、视听型、实践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布置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布置作业,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范围内完成作业,避免“一刀切”的现象。
个性化评价作业:改变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采用等级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书写态度、作业态度以及完成作业中的收获和困惑。
2. 开发品质课程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建立校长、副校长、二级班子、一线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的四级管理机制,明确各级职责和操作规范。校本课程《莲花三百首》《莲花心镜》《莲花童子功》《莲花少年功》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
建构品质课程体系:将课后服务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学生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审美体验三个维度的校本课程群,实现整体育人、全面育人。
丰富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兴趣和学校特色,开设学术辅导、艺术培养、体育训练等多种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 加强家校合作
增强家校沟通: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需求和意见,及时调整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共同参与课后服务:鼓励家长参与课后服务的监督和评价,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协同育人:家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实践效果
通过实施“三维”提升策略,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作业负担明显减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课后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五、结论与展望
在“双减”背景下,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开发品质课程、加强家校合作等“三维”策略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学校应继续探索和创新课后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责编:刘芬
一审:刘芬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