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不肯移交客户微信群,员工被判侵犯商业秘密

虢灿   三湘都市报   2024-09-03 18:22:07

三湘都市报9月3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虢灿 通讯员 肖薇 李亦双)男子从公司离职后,拒不移交十余个公司客户群,还把在群里的其他前同事管理权限移除,郴州男子刘某被前东家以侵犯商业秘密起诉到了法院。9月3日,记者从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判决男子赔偿前东家经济损失。

前员工不肯移交微信客户群被起诉

2019年10月,刘某入职郴州甲公司负责社群运营,与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由刘某履行公司职务管理公司相关微信客户群。此后,甲公司出资设立乙公司,刘某被调岗至乙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及《保密协议书》。

不久后,刘某向乙公司提出辞职,公司要求刘某将其管理的108个商业客户微信群转回给公司,刘某仅转回93个,剩余15个微信群共计1317名粉丝未转回公司名下。刘某还将群中原有工作人员的微信群管理权限移除,导致公司失去了对15个微信群的控制权。

甲、乙两家公司认为微信群中包含的客户信息、交易习惯、营销策略等,均属于公司的商业秘密范畴,刘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双方签订的保密协议,一纸诉状将刘某告上法庭,要求刘某立即停止侵害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

法院审理认为,该案为侵犯商业秘密纠纷。乙公司主张的案涉微信群属于汇集众多客户的客户信息群,群内粉丝是公司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吸引到的,其中包含了客户的特殊信息,区别于相关公知信息,具有秘密性。且该群能节约交易成本,增加交易机会,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法院认为,案涉微信群具有商业秘密的一般特征,应当认定属于商业秘密的经营信息。刘某离职后未将涉案的15个微信群转回给乙公司,并将原有工作人员微信群管理权限移除,这些行为足以认定刘某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该公司的商业秘密,构成对该公司商业秘密的侵犯。

据此,法院判决刘某立即停止侵害原告乙公司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法院综合考虑被告的主观过错程度、案涉商业秘密的重要程度、传播范围等,依法酌定刘某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费用8000元。

法官说法:

客户微信群作为企业经营销售的重要资源,往往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这已逐渐成为一种商业秘密。本案中,刘某离职后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法律法规。

法官提醒,商业秘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要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坚决抵制侵犯商业秘密的违法行为,而企业员工则应加强行为约束,认真执行竞业禁止和相关保密协议,防范违法风险。

责编:王智芳

一审:虢灿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