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4-09-02 18:10:21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罗雅琴) 湖南省双峰县锁石镇金紫峰村,有一栋三层高、共600余平方米的中式农村自建房,墙上挂着200多幅剪纸、屋里摆满了各类书籍。这是湘中剪纸传承人王开健的家,也是周边四个村农村娃儿们的书屋兼剪纸培训室。
15年来,这里不仅免费对外开放,王开健还会免费教学剪纸。作为湘中剪纸的第六代传承人,扎根乡野的29年间,他让剪纸成为自己和乡邻们生活的一部分。
开设书屋,免费教剪纸吸引孩子们
“娃娃们都开学了,我把家里的书籍好好整理整理,也要更新了。”9月2日午间,王开健正在家中忙碌着,满墙的剪纸作品又增添了不少,那是这个暑期孩子们学习剪纸的成绩。
1997年,在锁石镇文化站做新闻采访、电视播放工作的王开健,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湘中剪纸技艺传承人李希特,与剪纸结下不解之缘。2004年末,王开健全职学习剪纸,正式打开了剪纸世界的大门。
2008年,王开健将多年收藏的书籍全部搬到锁石镇丰稼村(现金紫峰村),从此村里多了一间免费对外开放的“艺术书屋”。
王开健介绍,课堂上他会手把手教授学生剪纸的技法,体验感很强,最多两个小时就能让感兴趣的孩子们做出不错的剪纸作品。每年寒暑假,“艺术书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度假地。
“娃娃们只要对剪纸感兴趣,我就教,他们还可以多留在书屋里看会儿书。”在王开健的剪纸课堂上,4岁的小孩和70岁的老人成为同学,周边村的大人小孩都慕名而来,如今,剪纸已经融入村里的生活,家家户户都有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
(王开健的剪纸作品。受访者供图)
扎根乡野,将热情都给了剪纸
心中有志,纸中有情,王开健的热情都给了剪纸。“传承剪纸文化,精益求精,是我的毕生所求。”2004年学习剪纸开始,王开健的剪纸技法逐渐成熟,开始探索进阶版的剪纸艺术。
“2014年我开始系统学习国画,就是想把国画、书法融入剪纸中。”一张纸,一把剪刀,王开健在剪纸中融合了绘画,也融入了意境。
王开健现阶段正在创作的是《西厢记》的十幅剪纸作品。近3个月来,王开健阅读了七本有关《西厢记》的书籍,目前已经完成其中的三幅剪纸。剪纸主题创作既考验手艺人的技法,更考验其文化素养,虽然准备工作多,制作工期长,王开健却认为这是剪纸艺术更上一层楼的重要途径。剪纸与文学的结合,能让人物在纸上鲜活,让故事在纸上生动,也让经典作品焕新。
经常有人问王开健,为什么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剪纸课,为何总会剪一个“春”字呢?他笑着回答:“春,寓意着生机与力量。”正如春的寓意一般,扎根乡野近30年的王开健仍然踌躇满志,不断学习创新。
(王开健正在免费教学剪纸。受访者供图)
责编:高煜棋
一审:田甜
二审:黄娟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