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芳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8-24 11:03:11
文/田玉芳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洛塔乡前有“铁姑娘”向满云,坚韧奋斗;今有“铿锵玫瑰”吴添春,自强自立,都深得人们喜爱。圈里人相约上去走一走玩一玩,洗涤心灵,然后去添春屋里吃个农家饭,周末也就不虚度。
洛塔位于县城南部,她最高海拔1430米,境内多溶洞、石林,年均气温13.4℃,煤蕴藏量丰富。有古迹“五代吴著厅遗址”;有植物“活化石”千年古树水杉;还有被称为“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喀斯特溶洞群、石林。洛塔属高寒山区,因地貌影响,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曾经,群众生活一度很穷困。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生动描述了洛塔的生活境况:有女莫嫁洛塔坡,洛塔坡上洋芋多;三个洋芋一颗米,还骂媳妇米着多。然而,40多年前,洛塔乡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到溶洞天坑引阴河水,凿山为渠,引水造田,解决吃饭问题,被树为全省典型,自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洛塔精神传遍三湘四水,洛塔人民真的就做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
洛塔有八仙洞水库、电视转播塔、林科所、马铃薯科研所等等。多年前,积极落实上级政策而关闭了水泥厂,关闭焦煤厂等五小企业。
多次上过洛塔,天气、同伴、心境不同,景致可能也不同。我曾在其他文章里顺带提过雾中的洛塔是如何的美轮美奂,以及“高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的神秘,还专门写过天锅潭。
今天,蓝天白云,阳光灿烂,这是大自然馈赠的绝美画卷。蓝色的天幕澄澈如宝石,白云悠悠,似棉花糖般轻盈飘逸。一路上风光旖旎,目光所到处,越发的清晰明丽,犹如褪去面纱的美女让人怦然心动。车在盘山公路上前行,越上越高,仿佛要向天上开去的感觉。清新的空气和目不暇接的绿海青山,心情好得简直要飞了起来。这世上没有什么比美好的天气、明媚的色彩、开心的同伴更治愈了。
路过洛塔煤矿旧址,眼前的景象仿佛是一幅被时光遗忘的画卷,宛如一座座沉默的纪念碑。那些废弃的宿舍楼、学校、电影院,虽已不再有往日的喧嚣与热闹,但它们所留下的痕迹,依然能让人们追溯和想象曾经的繁华盛景。是时间的见证者,苍凉中让人感受到洛塔煤矿所承载的那段曾经辉煌的历史。
岩口路段比较险峻,车窗外是悬崖陡壁,远处是群山起伏,恐高的人还真有点害怕,不过无限风光在险峰嘛。上到阿亏村了就稍微平缓些了,山也秀丽树也挺拔,满眼的绿看也看不完。山雾的缥缈、村寨的古朴,清净与乡愁交织,一切的烦闷都抛诸脑后。
服务区处有分叉路,一条去洛塔街上,另一条是通往各个景点。走进游道,连路翠竹轻摇,杉树成行,枞树连片,野花一团团,一簇簇,景色宜人。路途中,成群结队的羊和牛,多得数不过来;烤烟、秧苗和玉米一丘丘,一片片,绿得发光,那长势喜人得让人感觉听得见“咔吧咔吧”拔节的声响。对口帮扶情似海,4000多亩的锥栗林更是郁郁葱葱,绿了荒山,富了百姓,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远处的高山上,洋芋地一片连着一片,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行走间,放眼几乎看不见荒地,洛塔人们的勤劳还真是名副其实。在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共同书写着洛塔乡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远远望见石林,果然满山遍野都是石峰,数不胜数,处处曲径通幽,没有参天大树,只有可爱的灌木、草丛和藤蔓,石林的美在于自然和灵性,她栩栩如生,听说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万石如林,错落有致,青灰色的巨石争高竞秀,形态万千,如宝塔、神女、迷阵等,令人叹为观止。这片石林,仿佛是大地母亲不经意间遗落的珠翠,历经亿万年风雨雕琢,形态各异,蔚为壮观。石峰林立,有的如剑指苍穹,尽显孤傲;有的则温婉相依,宛如情侣低语。穿行其间,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回响上,每一眼都是自然艺术的极致展现。阳光斑驳,透过密集的石缝,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片静谧的石林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金纱。
漫步于石林间的小径,耳边是微风轻拂石林的细语,眼中是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心灵得以在这片未被尘世喧嚣侵扰的净土上自由翱翔。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感受着岁月在这里留下的痕迹。石缝中顽强生长的野花野草,为这片静谧之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偶尔,一两只小鸟掠过头顶,清脆的鸣叫声在空旷的石林中回荡,更显得这片土地的宁静与和谐。在这里,你可以深刻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体验到那份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美好。
沿着石梯下灵洞里,真的是别有洞天。堪称自然之鬼斧神工,秘境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步入这幽深莫测的洞穴,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每一缕光线都似乎在诉说着亿万年前的故事。洞内奇石嶙峋,形态各异,有的如龙腾四海,气势磅礴;有的似仙女下凡,温婉动人,每一处景致都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灵洞天窗群内,天窗时而泻玉流光,时而漆黑如夜,时而一缕瀑布沿天窗飘然而下,纷纷扬扬。小径通幽,时而宽时而窄,时而被巨石挡住,待绕过后又别有洞天。灵洞是其中最大的天窗洞厅,底部有地下河,洞顶与天窗相连,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景观。更令人称奇的是,灵洞内还隐藏着多条地下暗河,水声潺潺,清澈见底,为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上下一趟灵洞犹如进迷宫,路线呈U字形,下洞还轻松,出洞就十分费力,坡度近90,有的同志须开启“四驱”马力才能前行。
炎炎夏日,洞外酷暑难耐,而洞内却凉风习习,犹如在空调房一样,是避暑纳凉的绝佳去处。大自然的奇特与宁静,让内心充盈着喜悦。一瞬间,我们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余音缭绕,久久不散,仿佛能穿透岁月的帷幕,触碰到心灵的深处。
洛塔精神放光芒,这是一座有温度的大山。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山林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洛塔纪念馆,也称为洛塔精神陈列馆,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场所。原为洛塔公社楠竹大队大队部,始建于1968年,建筑风格为木石结构性房屋。这里曾是华国锋同志起草《关于开展学洛塔、学野鸡坪的决定》的旧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陈列馆正屋映入眼帘的是临摹毛主席手书“为人民服务”横批和毛主席语录对联,石基墙清晰可见卵石砌成的墙体裸露在外,木门、木窗和木梁屋顶上的青色瓦面,尽显地方文化特色。陈列馆内设有礼堂、戏台、华国锋同志当年在此办公居住过的房间、大队部办公室等,均保存完好。展厅内陈列有很多劳动工具,以及华国锋办公用过的桌椅、蚊帐、土锦被等文物和相关照片、文件、书籍等重要史料。踏入其庄严的门槛,每一件精心陈列的展品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以静默的姿态,低语着往昔的辉煌与风霜的洗礼,无声中释放出直击心灵的磅礴力量。仿佛穿越时光隧道,那些关于革命、关于奋斗、关于牺牲的故事,在眼前鲜活起来。
因为工作关系,我来过几次纪念馆,每一次凝视,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驻足,都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共鸣,让人深刻体会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关于勇气、智慧与坚持的故事,永远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与最动人的诗篇。洛塔精神陈列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洛塔精神的传承之地。洛塔精神体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雄心壮志,是洛塔人民在恶劣环境下战天斗地、创造人间奇迹的真实写照。洛塔纪念馆,无疑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探访、去学习、去感悟的圣地。
高山有好水,行经天锅潭畔,仿佛踏入了一幅细腻温婉的水墨画卷之中,每一步都踏着自然的韵律,心灵也随之悠扬起来。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巨大的明镜,静静地躺在群山环抱之中,倒映着四周苍翠欲滴的山峦与偶尔掠过的几朵悠闲白云。阳光透过树梢,斑驳陆离地洒在水面上,金光点点,波光粼粼,美得让人心动。四周,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它们以千年不变的姿态守护着这片净土。林间鸟鸣声声,清脆悦耳,与远处隐约可闻的溪流潺潺声交织成一首大自然的交响乐,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尘嚣。沿着潭边的小径缓缓前行,每一步都踏着湿润的青苔,感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清新与湿润。偶尔,一阵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也吹散了心头的苦累。闭上眼,深深地吸一口气,那是泥土与草木混合的芬芳,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味道,让人沉醉,不愿醒来。天锅潭,这处隐世桃源,用它独有的方式,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也用它那不加雕饰的美景,治愈着每一个路过此地的旅人。在这里,时间似乎变得缓慢,让人愿意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这份清丽。
路过烈巴村,还要继续往前走,添春家在陈庄。洛塔的村寨基本上都是土家语命名:泽果、满湖、梭洛……土家文化底蕴深厚。
踏入陈庄的那一刻,仿佛时间都变得缓慢而温柔。这个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僻静村寨,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浮躁,保留着一份难能可贵的宁静与古朴。
寨子口,那棵历经四百多个春秋的青冈树,如同一位沉默而庄严的老者,见证了无数季节的更迭与人事的变迁。它的树干粗壮,枝叶繁茂,绿荫如盖,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了一片凉爽的休憩之地。阳光透过密集的叶片,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给这古老的村寨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走进村寨,首先感受到的是村民们那份纯朴。他们穿着朴素的衣裳,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仿佛能瞬间驱散旅途的疲惫。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冷漠与疏离,只有邻里间的和睦相处。村民们用他们最真挚的情感,编织着这个村寨独有的温馨与和谐。添春爸爸憨厚勤快,做得一手好饭菜;添春妈妈热情似火,我们全都被融化。黑猪腊肉、土鸡蛋炒青椒、洋芋片、茄子、豆角、油炸干红辣椒、萌瓜,光鸡汤就是两种,一种是乌鸡炖阳雀菌,一种是经典的原汁原味土鸡汤,里面有糯米鸡血,这道菜让我立刻想起了小时候那妈妈的味道。添春拿出了啤酒白酒好几瓶,还有一壶包谷烧,旭东一声吆喝,大家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起来,菜好酒好人好,谈笑风生间,快乐似神仙。微醺的桦哥开心地唱起了即兴创作的山歌:哎…嗨…今天来到洛塔坡,洛塔坡上能人多。山好水好先莫讲,最浓婶娘菜一桌。
吃饱饭喝够酒,沿着乡间小道漫步,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土坯房和有着雕花窗棂的老屋。这些古老的建筑,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屹立不倒,诉说着陈庄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偶尔,还能听到从某户人家传出的悠扬山歌或是孩童嬉戏的欢笑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动人的田园牧歌。
在陈庄,时间仿佛被拉长,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你可以坐在村头的大树下,与村民们一起摆龙门阵,听他们讲述那些关于村寨的古老传说和有趣故事;也可以漫步在田间地头,欣赏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还有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更可以参与到村民们的日常劳作中,体验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陈庄,这个被青冈树守护的僻静村寨,用它独有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真谛与美好。在这里,你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忧愁,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与净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清水秀之地,往往能够孕育出独特的文化和淳朴的民俗民风。洛塔人秉承吃苦耐劳的传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春种秋收,从不懈怠。他们敬畏自然,珍惜每一寸土地的馈赠,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洛塔儿女多奇志。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年代,向满云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干劲。她带领100多名女突击队员,在工地上同男人一样拧大锤、背泥巴、抬石头,丝毫不逊色,很多青年男子都对她甘拜下风。为了工程早日竣工,她甚至在工地上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她的拼搏精神和带头作用,让她成为了当时与“活愚公”齐名的“铁姑娘”,她的事迹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而与贫苦和病痛斗争的吴添春,迈着自强不息的步伐,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2014年起,通过QQ、贴吧、微信等社交软件,她开始销售洛塔的农特产品的吴添春成为一名深山掌柜。2018年她通过电商服务中心,仅洛塔高山洋芋就销售了6万余斤,为乡亲们增收12万余元,年销售额更突破了30万。成立了龙山县洛塔春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19年,吴添春注册了“湘春丫头”商标,品牌入驻微店、淘宝、芒果扶贫云超市等各大平台,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电商销售渠道,当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她开始直播,创下了单场直播交易额13.1万的新高。
2021年对于吴添春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是人生新征程的另一个起点。她摆脱了病魔,实现了行走自由。同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2022年,站起来后的吴添春走遍了龙山县各个乡镇,并在龙山县茨岩塘镇建立了高山洋芋基地,洗洛镇建立了艾草种植基地,实现了销售额500万的突破,同时培训、就业帮扶辐射带动2610人。2023年,吴添春在清明时节举办了龙山县第一届蒿子粑粑节活动,为艾草产业打造产销游一体化服务基础,以产业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推广……
在洛塔,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一家有难,百家支援。这种团结友爱的精神,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洛塔人的心灵。孩子们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下,茁壮成长,传承着洛塔人的优良传统,立志为家乡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岁月流转,洛塔人始终坚守着这片土地,他们的故事,如同山间的溪流,源源不断,生生不息。未来的日子里,相信洛塔人会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洛塔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精神文化遗产、创新的发展模式和和谐的村寨氛围,成为了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经过精准扶贫的普照,洛塔坡上洋芋多变成了洛塔坡上幸福多。并且,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不懈的努力,向着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迈进。
归来不走回头路,从陈庄向左下山一会儿就到贾坝了,经召市到龙里路,感觉片刻就回家了,又沿路欣赏了不一样的风景。这一天,我们赏心悦目,都十分快乐,当即便约定了秋日再向洛塔行,要去找那满山遍野的山珍。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