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的一封信,天安门城楼开放了!

  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2024-08-20 13:45:5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

那一时刻的天安门,自明永乐十五年建成,已过去了532年。

明朝时,天安门名为“承天门”,意为帝王“承天启运,受命于天”,后被李自成焚毁。清军入关后,历经修复扩建,承载了“安邦治国”的美好愿望,改名“天安门”。

此后,天安门见证王朝衰落,又亲历连天炮火。也是在这里,一个崭新的中国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天安门是长安街的原点,祖国的心脏。以此为起点,长安街向东西两侧无限延伸,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2023年10月1日,30.2万市民游客齐聚天安门广场,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庆祝新中国74周年华诞。

大修之前

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市的多次规划和建设里都能看到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

1949年,为迎接开国大典,北京市对天安门、长安街及天安门广场进行了重点整治。

那一年,天安门城楼上多年来积存的鸽粪、蒿草等污物被清除了。据说,当时仅城楼上清理出来的鸽粪就运了几车。破损的砖瓦、门窗等构件也在那时进行了简单整修。

1952年,天安门城楼经历了一次大修,更换了破损的门窗和个别已经腐朽的梁木,重新绘制了屋顶梁桥和天花藻井上的彩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较为全面的修缮,西北角城台入口处的电梯也是在那时安装上的。

此后,每年的小修小补未曾间断,而持续的修整也成为了它的负担。资料显示,当时用以加固的铁箍、钢材之多,甚至超过了楼顶自身的重量。

1968年3月,天安门城楼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详细的一次“体检”,人们发现,支撑整个城楼的大柱子已有2根糟朽;屋顶的8根五架梁已有6根断裂,三架梁也有1根断裂……城楼的累累伤痕被清晰地记录在册。

为保证城楼安全使用,1969年,国务院正式启动天安门城楼拆除重建工作。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天安门城楼如今的样貌,便是由那时起重建的。

1970年5月天安门城楼重建竣工后,部分设计人员与大木作师傅留影。图源:北京日报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天字第一号’工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整治工程。”亲历了那一次重修的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顾问、著名古建专家马炳坚回忆说。

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需要在原址上按照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天安门城楼。

关于重建,毛泽东主席曾批示:原样不动,尺寸不变。1968年5月15日,正式报送周恩来总理的《关于翻修天安门城楼的请示报告》中明确,“拟采用木结构进行翻修的方案”。

同年春天,在北京市第二房屋修缮工程公司古建工程处当木工的马炳坚,突然被调去紥小样。

“紥小样”,就是在建造大型或复杂的木构建筑前,先将该建筑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做成模型,这也是古建筑木作行业传承了千百年的规矩。

刚开始,没人告诉他们要参与的是天安门城楼翻修。后来,还是学徒工的马炳坚才知道,自己跟着老师傅们一起做的,就是天安门城楼最西侧一间梢间的小样。

天安门属于歇山式建筑,最复杂的木结构都集中在梢间部分,“把梢间的问题搞清了,其他就不成问题了。”马炳坚说。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天安门木结构考察小组同步开展工作。这个考察小组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三位工程师组成,负责给天安门城楼构架测绘,弄清城楼的构造和构件的尺寸,为木构架的预制加工做准备,同时也为紥小样提供了实物依据。

两个月后,紥小样的工作完成。这意味着,为天安门城楼重建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

“原样不动”

1969年12月15日,天安门城楼重建工程在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巨型罩棚中悄然开始。

工人们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是怎么拆。

当时,施工人员用塔吊先将城楼西南的一个整角吊起来,拉到中山公园水榭北侧,每拆一块木料,都按顺序编号,在木料上写清内、外、上、下、左、右,然后画草图,还请来新华社摄影记者钱嗣杰到现场拍摄了上千张照片。最后,根据草图和照片把拆卸的木料反反复复按原样码了几遍,才彻底弄明白了一个角的内在结构。

拆楼的过程还伴有意外之喜。施工人员在天安门屋脊上的最中间拆出了一个宝盒,经专家鉴定,盒里装着一块金元宝,还有朱砂和五彩粮。有人说,这是当年的“镇楼之宝”。

在拆除之前,还有一项浩大的工程已悄然开始。

马炳坚提供的数据显示,整座城楼共有各类柱子132根,各种梁112根,各种檩160余根,各种枋180余根,各类斗栱138攒,椽子、望板等构件更是不可计数,所用原木将近40000立方米。

早在老城楼拆除一年多前,马炳坚就和百余位木匠一同开始了木构件制作工作,他主要参与了斗栱的制作。

在古建中,立柱与横梁交接处,呈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而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为斗,二者合称斗拱。

“斗拱的构成是有规矩的,当时掌握技术的老师傅们把样板都做好了,我们这些学徒就按样板划线,再下料制作。”马炳坚记得,那时候甚至没有图纸,“尺寸都装在老师傅们的脑子里”。

王德宸是木构件制作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也是马炳坚的师傅。那时候,他日夜盯着工地,为核对一个尺寸或检查一个榫卯是否准确,常常半夜爬起来跑到现场去。

像拆卸时一样,木构件制作完成后,被分门别类地码放好,再按照安装顺序被运抵现场进行组装。

这依旧不是一件易事。天安门的大木构件异常庞大,马炳坚记得,仅内檐柱的直径就有1米左右,长约12米,这就需要与之匹配的大型运输车辆以及塔吊来协助安装。

后来,他听参与大木构件安装的工匠师傅回忆,当时,施工人员被分成了两个工作组,沿天安门西北角和东南角画了一条界限,南面和西面的安装由一组人负责,北面和东面的部分则交给了另一组。

112天后,暖棚拆掉后,天安门城楼的新面貌显露了出来。原来宝盒的位置,被放进了一块汉白玉石,上面竖向刻着“1970年1-3月重建”。

重建之后,城楼构件上存在的不足得到改进,还具备了较强的抗震能力,同时增添了广播电视转播设施。

十几年后,天安门城楼再经修缮。这一次,1970年重建时绘制的“西番莲和玺”彩画又被改回了传统的“金龙和玺”彩画,城楼重拾历史风貌。

人民的天安门

1988年1月1日9时整,一声铃响,天安门东西马道的朱红色大门缓缓打开。

那天,77岁的北京市民高希武成为了第一位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中国游客。

1988年元旦,第一批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游客,兴高采烈地拍照留念。图源:北京日报

如今登上城楼的人不会想到,它的开放始于一封信。

“我是1954年从上海来北京的。三十多年来,每次到天安门,仰望天安门城楼,我总梦想有一天能登上这‘祖国心脏的心脏’。 我向周围的同志们说出我的愿望,有人说这是‘幻想’‘白日做梦’,但我深信,总有一天,梦想会成为现实……”

1984年9月,一封署名“华兴”的信,受到了中央的重视,经过反复研究,古老而庄严的天安门城楼正式向群众开放。

也是在那之后,四十多岁的马炳坚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视野非常开阔,面前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广场,和城楼之下的视角全然不同……”

24年后,设计师张开济口中天安门城楼的“配角”——红色观礼台,也首次向公众开放。2012年的元旦,首批5000名游客登上观礼台,目睹了新年第一次升旗仪式。

灯饰、粉刷、彩绘……近年来,每逢关键时间节点,天安门城楼都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开放36年以来,城楼已累计接待了超过5千万人次中外游客。

天安门广场上的晚霞。摄/北京日报记者 武亦彬

天安门城楼管理处讲解组组长刘阳仔细观察过,城楼前廊正中的位置总是游客最关注的,“这个位置确实特殊,可以看到天安门广场上的一系列建筑在一条直线上,此外,这也是领导人站过的地方,所以游客们都特别愿意在这里多做停留,去感受、拍照”。

刘阳在城楼工作了27年,2017年6月6日,讲解组正式成立,她成了第一批讲解员。据刘阳描述,天安门城楼大殿东侧陈列的第一枚国徽,也是现在的热门打卡点。

天安门城楼大殿东侧陈列的第一枚国徽。摄/北京日报记者 丁文捷

“许多游客听完关于这枚国徽的讲解之后,都觉得十分神圣,都特别愿意拍照留念。”刘阳记得有一次讲解结束,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从散开的人流中显露出来,盯着第一枚国徽,表情凝重,迟迟没有离开。讲解员主动上前询问,才得知老大爷患了重病,“老人家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北京,最后一次登城楼了,听你讲第一枚国徽的故事特别有感触。”

“越来越人文”也是天安门城楼对外开放的鲜明变化。

最初,城楼上只有一些基本的陈设展,能讲解的内容也很有限。后来,大殿东西两侧分别设置了展板,西侧回顾了天安门的过去和建筑特色,东侧则盘点了几次重要的国庆阅兵,展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

“越来越多的家长带孩子来参观,哪怕孩子只有三四岁,还不能理解,家长也会带他们来感受这个氛围。”刘阳注意到,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背后的故事与内涵了。

1949年10月1日,梁思成也曾登上天安门城楼,周恩来总理向他提出了改建天安门广场的设想。周总理说,要建一座博物馆、一座大会堂……多年后,这些设想早已一一落地。

从天安门城楼前廊正中的位置望出去,天安门广场上的一系列建筑在一条直线上。摄/北京日报记者 丁文捷

登上城楼,站在前廊最中央的位置,中轴线上国旗飘扬,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后面的毛主席纪念堂连成一线,眼前的长安街车流不息,历史与现实的轴线在天安门交汇,又延伸至无尽的远方。

责编:李莉芹

一审:李莉芹

二审:李茁

三审:文凤雏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